|
系列教程#09
01 图案和图案画笔的定义
02 仿制图章/图案图章 03 修复画笔/修补/污点修复画笔/颜色替换/红眼移除工具 04 橡皮擦/背景色橡皮擦/魔术橡皮擦 05 模糊/锐化/涂抹/减淡/加深/海绵 06 渐变/油漆桶 07 自定义渐变 08 仿色的概念 09 裁切 10 注释/语音注释/吸管/颜色取样器/度量/抓手/缩放 11 制作适用于连续平铺的图案 |
我们已经知道,用来填充的图案具有连续平铺的特性,当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大于图案)内填充图案的时候,会产生上下左右彼此衔接的效果。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图案填充层(点击图层调板下方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这个图案本身很大,以至于比目前图像的画布还大,所以看不到平铺的图案边界呢?不是的,无论你建立多大的图像,都不会看到图案边界。那究竟是为什么?
Now,在脑中想象一下,把这个图案进行平铺的效果将是怎样? 接着动手制作,平铺的效果如下左图,我们发现原先被拆散的菱形又被合并在一起了。和你们想象中的是否一致?
这种图案在网页设计中是经常用到的,因为网页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随着内容的增减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比如原先网页中只有20行文字,我们根据这20行的大小制作了背景,但以后如果文字增加为30行,那空余出来的部分怎么办?因此网页背景都是采用一个较小的图案,然后指定为平铺。这样无论网页内容增加或者减少都不会影响背景的效果。 现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刚才定义的菱形图案,为什么它能够无缝平铺呢?因为在图案最左端的1像素部分,与图案最右端的1像素部分有良好的像素承接关系。这种承接关系体现在位置和颜色上。我们可以据此来推断,用一条线段来作为图案的话: 上面所说的第一种平铺,其实还要一种例外的可能性:如果线段穿越边界时候呈现一定的角度(常见于曲线),那么位于分界点的两个像素(下图中的A与B)即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却同样能够形成无缝平铺。因为它们之间的落差符合线段的走势。这样的差异通常也就是1像素到2像素的距离,再大就会产生断接感了。 除了位置,边界像素的颜色对于平铺效果也是有影响的。这常见于使用渐变色作为平铺的时候。为了使效果明显,我们使用了模拟渐变的色块,并打上颜色数字来说明问题,如下图。 头尾重复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动画制作中,如下图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箭头的动画过程,每帧的停留时间为1秒。注意第1帧与第9帧的箭头角度相同,这样在播放的时候,箭头在这个角度就会停留2秒,看起来就好像顿了一下似的,造成动画的不连贯。 前面我们所制作的无缝平铺图案又称为2方连续图案,因为只考虑到了横向或竖向(所有例子旋转90度即是)平铺的需要。这样的图案在填充大面积的区域时会显得很单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制作4方连续图案,这并不困难,就是把两个方向结合起来考虑而已。
在制作这个图案的时候,大家最感到没有把握的就是让菱形在边界正好保留一半大小,这个过程中稍有误差就会造成平铺图案断接。所幸菱形具有很明显的棱边可提供视觉参考。但对于一些其他的形状就未必能够准确把握了。
掌握了位移滤镜的使用后,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制作无缝平铺图案。新建一个60×60的图像,新建一个图层,使用自定义形状工具〖U/SHIFT U〗在其中绘制“草2”形状(如找不到可复位形状),将其与背景层上下居中、左右居中对齐(要以背景层作为基准层,方法可参考操作速查0516),然后复制该层(选择图层后〖CTRL J〗),对复制出来的图层(或原图层)使用位移滤镜,水平及垂直方向均设为图像大小的一半(30或-30像素)。得到如下左图的效果,可将图案的名字起为“紫色小草”之类的。填充效果如下右图。
我们知道平铺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图案边界,因此首先要保证图案边界的连续性。现在我们来制作较为杂乱的可平铺背景,设定如下笔刷:散布枫叶形状、直径30像素、间距80%、大小抖动100%、角度抖动100%、色相抖动100%。
滤镜是作用于单个图层的,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添加更多的平铺效果。如下左图,将前景色设为黑,将笔尖形状改为“沙丘草”,取消色相抖动(由于前景色为纯黑,属于灰度色,而改变色相对灰度色是无效的,因此即使不取消这一项目也不会造成色彩的偏离),适当增大直径,其余笔刷设定不变。
做到这里,特别是看到上左图的透明沙丘草层时,大家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定义半透明的图案呢?
现在我们对使用位移滤镜制作连续平铺图案的注意事项作一个总结: 0952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图案的制作方法,首先是扫描线(也称电视扫描线或TV扫描线)。如下左图是原图,下中图是添加了扫描线后的效果。扫描线实际上就是由若干条横线组成的,那么我们所定义的图案就要能够产生如下右图这样的直线平铺效果。
这样的图案该如何去定义呢?如下左图,新建一个1×2的透明图像,将其放大到最大,然后通过选区将其下方(或上方)填为黑色。这个图案就制作完成了。注意在定义为图案的时候要取消选区〖CTRL D〗。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大家在脑中模拟一下这个图案的平铺效果就会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
利用这个图案建立一个图案填充层,将不透明度设为20%左右,混合模式改为“叠加”就可以得到前面的扫描线效果了。如果增大调整图案填充层中的缩放比例,就可以得到较粗的扫描线。但记住,由于图案属于点阵图像,因此这样放大后会产生模糊。
如果是定义斜线,可参照如下左图和右图(均放大为1600%,实际每一个方块为1像素)。左边的斜线平铺后较密集而右方的相对疏松。为什么不使用2×2的图像来定义斜线呢?因为2×2的尺寸太小,制作出来的斜线实际上成了网点效果,大家可以想象并自己动手做做看。
下左是将最初的定义的扫描线放大为400%的效果。下中图是使用了彩色线条图案并更改混合模式为“颜色”的效果。下右图是斜线图案的效果。
0953除了线条以外,网格与网点也是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对于网格掌握一个诀窍:十字形:十字越小网格越密集,十字越大网格越疏松;而十字的粗细影响网格边缘的粗细。掌握了这些就很容易定义均匀的网格图案。如下左图和中图(1600%)。下右图的网格不透明度为20%,使用了“变亮”混合模式。
如果要定义不均匀的网格,那就是一种干字形(或土字形)。可以参照下左图(1600%)。按照这种思路扩展出去,可以将任意的水平和垂直线段作为图案,如下右图(1600%)。
定义网点图案实际上和网格差不多。区别在于网格的线条是连续的,而网点是不连续的。如下左图和中图(1600%)是最典型的网格图案。制作这类网点的诀窍就在于:定义奇数宽度的正方形图案,在中间区域填充黑色。如果定义非正方形的图案,则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形成不均匀的平铺。
网点与网格仅一步之遥,如下左图和中图(500%),它就综合了网格与网点的特征。当然我们也可以定义如下右图(500%)的斜线网格。
0954大家会看到我们所定义的扫描线、网点和网格大都是黑色的,那如果有时候需要改变它们的颜色该如何做呢?难道都要用新颜色重新定义图案?在这里考察一下大家对色彩调整部分的掌握程度:如何将灰度色变为彩色?把书翻到目录去,答案在课程《#07:将灰度变为彩色》。 此外,也可以使用纯色填充层来改变线条的颜色。相比使用色相调整层来,使用纯色填充层在选色上更直观。将其与图案层组成将贴蒙版后填充效果就只对图案层有效。如下图。
图案层也可以配合蒙版来使用,如下图使用了两个图案填充层,并用画笔涂抹蒙版以控制图案在画面上的分布。此外,在图层样式中使用图案也是很经常的。
自愿点击您喜好的广告内容,可同时使教程作者受益。 |
![]() |
|
1997-2005 保留所有著作权 闽ICP备05016442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