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川,南方著名摄影师、艺术家,曾多次于海内外举办艺术及摄影展。 2001年3月策划发起“猫样城市”行为摄影,旨在唤醒人们保持城市清洁和保护家园的意识。 2003年10月,组织策划“岭南现代艺术大展”,为岭南当代艺术殿堂的构筑添砖加瓦。 其观念摄影作品(《瓶子系列》、《芭比系列》等),通过镜子、瓶子、芭比等道具使平淡的人体、风景变得充满神秘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震憾力。 12月20日(星期六)晚上9点半,陷阱,潘育川与他的作品,将让冬天的夜晚变得润泽、炽热而锋锐。
同场加映:吴倍贝行为影像作品--《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主题:【潘育川观念摄影展】+【吴倍贝行为影像放映】 时间:2003年12月20日(星期六)晚上9:30 地点:广州体育东路外经贸大厦负一层 陷阱 主持:潘育川、吴倍贝 策划:晴朗 海报:苹果 文案:晴朗 出品:陷阱
附一:关于潘育川《瓶子系列》:
我是从1996年初开始拍摄《瓶子系列》,至今还在拍。《瓶子系列》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瓶子里的阳光"、第二部分是"有头像的瓶子"、第三部分是"有人体的瓶子"、第四部分是"拿着瓶子的人体"。瓶子在我的摄影中已经变成一种有意味的"象征",而这种象征是在我于空瓶内置入照片手而产生的。记得灵感来源于某日的夕阳中,偶然手拿着瓶子观看日落,阳光穿过瓶子再折射到我的眼睛,猛然间,现实在我眼中变得生动起来,启示性和可能性,但却是非现实的。 第一部分所需的时间最长,共13张幅作品,拍了两年时间,从中国拍到美国。我和我的妻子都喜欢收集一些风干的植物叶子及果实,然后随手把它们放入玻璃瓶中,我拍的时候有时只需要把它们的位置稍加调整,如叶子向上飘,果实躺于瓶中……作品的调子较暗,只有天边的夕阳在闪烁,这组情绪化,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态。第二部分主角还是瓶子,但内容却换了人的头像,一些"新人类"的头像照片,头部尤其是脸,是人类审美的核心,是一种禁忌,也是一个能够引起自恋的部位,将这一部分手照片置入既封闭又开放的空间中,从中衍生出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换了一个角度去诠释脸部这一关键命题。第三部分瓶子里的内容换成人体,思路返回到人本身,与人性、人的本能有关。第四部分又是一个人体,不同之处在于站着的人体手持一个装有头像的瓶子,这组是一个结局篇,回应了上一方面深化前者的含意,一组照片,实际上更多地触及了人本身及其与外部人为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组照片有点像个连环套,环环相扣,重叠架构出不同的想像空间。
附二:关于吴倍贝行为影像作品--《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人处于底层的一种精神状态,潜意识中的精神幻想,仅为一种感受,一种欲望的传递,以及梦境与现实的交互,因为有时候我们要我们确实会混沌,不明不白的陷入现实中某个生存的旋涡里,其实我们渴望单纯的人生,单纯的世界,安静的宛如天堂。我们的思想不会停滞,因为一直在幻想完美的世界,有时我只需要这一点幻想,这幻想会带我飞,是我生命中的欢乐之源,因为我随时会回到现实的混沌中,生存的烦恼,欲望的产生,现实的世界逼迫着你无出可逃,但我可以逃到我梦的世界,在黑暗中找到我的天堂!
附三: 潘育川部分作品集
关于《岭南现代艺术大展》,请参阅: http://arts.tom.com/1002/2003/11/11-35461.html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Poorf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