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光方法
在设定光圈、快门时,通常都会参考相机的测光,以重点测光的模式,对着环境中受光相近而颜色不深不浅的地方(如水泥地、泥土、杂草等)读取数据,当然要视乎 sampling 的深浅色情况进行适度的调较,例如水泥地的颜色比 18% 中灰较浅,可以根据测光数据再增加 1/3 EV 至 1/2 EV 曝光。
曝光调较
要注意的是,即使光源不变,曝光值也应根据雀鸟本身的颜色而有所适应。例如拍摄白色羽毛的雀鸟时,可以略为比正常减少 1/3 EV 至 1/2 EV 曝光,以避免羽毛「爆光」而失去层次。相反,拍摄较深色的雀鸟时可以稍为增加曝光,令暗位的层次更加清晰。

拍摄白色羽毛的雀鸟可以设定为稍为曝光不足,以保留羽毛的层次。
对焦模式
跟拍摄一般动态主体一样,拍摄野生雀鸟时,可以选用相机的连续对焦(追焦)功能,并且以连拍模式拍摄,以捕捉雀鸟一瞬间的动作。初学者可能未必掌握得到雀鸟的动态走向,这时也不妨使用相机的多点对焦功能,即使雀鸟在画面中走来走去,亦可以提高成功对焦的机会。不过有时一些雀鸟会在固定地点出现(如水中的竹杆顶),这样就可以将镜头的对焦锁定,减省对焦的时间,雀鸟一有动作便可按快门进行拍摄,增加拍摄的反应。

当知道雀鸟通常会在哪一地点「落脚」,便可预先将对焦固定然后「守株待兔」。
构图例子

三分一定律、黄金分割法等大路构图法则,同样适用于雀鸟摄影。雀鸟视线的方向留有空间,令相片的感觉更为平衡。
出处:迪派影像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鸟类摄影技巧分享(下) [2] 下一页 鸟类摄影技巧分享(下) [4]
◎进入论坛摄影技术欣赏版块参加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