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半月,每日关注着天气、云形。今日得好天气,傍晚本与客户预约见面,拨其电话,却关机,再拨,仍关机,过半小时再拨,仍是关机……你说会发生什么?一整日飘着似棉花、似鱼鳞的云朵。干脆丢下此事,直往滇池边奔去~顺手就扫得下面这一张——适马12-24镜头,滤镜接环加遮光罩形成的暗角还在。 (照片都没调整过,有几张曝光是比较足的,但偏云彩最好的这些却都欠曝,我准备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其中一部分,RAW格式的,没敢往高里调。而较亮的几张,云又有些分散,就不贴了。由于经验比较欠缺,对美景的把握不得当,照片仍然是平庸的,仅与大家分享一下拍摄乐趣)

40分钟后,快艇返回,恰好是太阳靠山的时候,到岸上那个熟悉的拍摄地点。这里已经一长溜站满了青年人中年人老头儿,长枪短炮,大口径小口径,胶片机数码机,135120,口袋机专业机,都齐刷刷地对着西山~咦?平日老守在那里的大学教授怎不见踪影?不管他,拍俺的照片要紧。 太阳落山了,景致其实不过如此。

太阳下山了,天空顿时灰暗下来,有人开始收摊了——旁边那个老头就是,脚架收了,相机进袋了,拉链也拉上了,时不时地与没有收摊的搭上几句话~可左边那台像是120的,却不收,说还有戏呢~说得有理,前两天我也是太阳下山就收摊走人,走了没几分钟,漫天红霞在头顶身后,懊悔不已~今天虽然停止按快门,但相机还支在脚架上。扭过身去看旁边小伙子拍的数码片。这时,天空天始有些发红,过会儿更红了,红了,越来越红了,于是赶紧回到原位,疯狂按快门,搞大包围,我拍了好多云景,有人说构图不好,曝光不够,不够精彩,我不在乎这种说法,因为这些云景日后将派上用场。

已经收起家伙的老头有些沮丧,美景稍纵即逝,可打开家伙还需要一点时间,他说:“唉,呀,脚架都收起来了!”有人鼓励他不妨一试,不会马上消失的——我只顾拍,不知道这老头是否再打开了家伙拍得几张。旁边那台120按快门的频率似乎比我还高,他一定有好照片问世,或许发财,或许一举成名,或许怡然自得,反正估计收获不小,120的嘛~我说:“现在才是高潮。”“现在才是高潮!”他也说,只听得自动卷片器吱吱响过不停,一会儿后,天空红得像血一样,120惊呼:没胶卷了!有人应声道:“这太管人了(昆明话,很整人、很麻烦的意思),这个时候没了胶卷。”——后来才知道他那台不是120,是135,因为过了好一会,天空完全暗下去了的时候,有人说有好多卷ISO400没拍完——那个人就是我新认识的朋友。我,还有新朋友,都以为那台机器是120,所以有胶卷也没吭声。“怎么不早说啊,现在么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大家都说。


尾声:大家兴高采烈地议论着今天的云彩。一致的意见是:很难得,几十年一遇。有位老头,天天来此地守候,今日也来了,总算遇上了。——先前不见踪影的教授,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队伍里,据说老大远赶来,赶上了最精彩的高潮部分。不过,他今天只带了一般的机器出来,说是太匆忙,只顾往这里赶。 插曲:我和那个教授就是在这种场合认识的。他教给我好多去大观公园的窍门,包括偷偷溜进来、买包年的公园票、从一个码头让那些船夫接进去,只需花一半的价钱,在哪里停车可以在很晚时仍能够取到车,如此等等。那天,我背了两台机器去拍日落,云彩相对来说不错,可惜我忘了带存储卡,D70用不了啦。只好用理光3000D+理光28-105镜头拍了几张。碰上此公,问我拍得好照片没有,我难为情地说:“忘了带卡,胶片机拍的不知道会怎么样。”忙活了一阵,他说:“我也是看见云比较好,就急着出来,连鞋都穿错了。”看看教授的一脚,一只皮鞋黑的,稍大,一只皮鞋棕的,稍小。他怎么不忘了带镜头呢?鞋子穿错了,只是难看些,而且不一定被人看见,我都是他说了才注意看的嘛。我可惨了,没有卡,还拍什么拍。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muwawa
上一页 下一页 如血黄昏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