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动态 > 专业书讯 > 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
《爪哇夜未眠》 回到列表 《数码艺术》9月预告
 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

作者:博文视点 时间: 2004-09-15 文档类型:原创 来自:蓝色理想

《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

10月隆重推出
博文视点的介绍

2. 出版信息
作者:王咏武 王咏刚
预计页码:432
预计定价:45.00元
预计出书时间:10月

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试图用实战案例阐释面向对象技术体系的指南。本书共分19章,通过实际的开发案例——FishGUI项目为主线依次介绍了需求和用例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架构分析、面向对象设计、设计模式、编码技巧等几个主要的技术领域,并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FishGUI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
如果把面向对象大师们偏重理论建构的经典读物称为面向对象盛宴中的主菜,那么,这本指南若能充当佐餐的凉菜或是饭后的甜点,作者就心满意足了。本书适合所有在软件开发领域辛勤工作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测试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阅读。

4. 序言
自从2000年面向对象设计领域内的里程碑著作《设计模式》被译成中文出版后,面向对象和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名著就陆续被各出版社大批引进。模式、框架、UML、用例、MDA、AOP这些新潮名词开始不断出现在专业报刊杂志中,程序员的求职简历中也都纷纷加上了精通面向对象的字句,但一阵热潮过去后,开发者的实际设计水平提高了多少呢?很遗憾,从业界的实际反馈来看,一般开发者的面向对象设计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经验。国外译著的理论水平很高,但是理论如何落实到实践,这是一个经验的问题。我们出版的技术图书当中,能够向读者传授实践经验的不多。图书市场上充斥了不少销售得还不错的软件开发案例丛书,它们本应当承担起教授读者实践经验的责任。但是它们的表现如何呢?大部分案例完全没有OO的设计思想,没有设计过程,没有重构,没有复用,重复代码到处出现,甚至还有不少错误的设计和代码。就是这样的图书,却能影响成千上万的学习者,这样学习下来的结果,当然不会令人乐观。
在软件开发的第一线人员中,OO的应用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按实际应用的水平可以把软件开发人员分成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不管什么OO,直接编码,把功能实现了项目就是成功;
第二层是理解了几个面向对象的典型概念——封装,继承,模式。囫囵吞枣,不管实际效率如何就开始应用,为OO而OO;
第三层是在设计阶段摆出一副OOAD的架子,进入编码实现就逐步把OO放到了一边,OO与实践分离;
第四层是基本掌握OO理论,在具体应用中能大量使用OO技术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程序设计;
第五层是把OO思想融会贯通,不管用不用OO技术,都能选择最佳设计和实现方法。
我喜欢把设计模式类比成围棋定式,OO技术同样也可以类比成围棋技术。在围棋中定式的定义:“在局部战斗中,用最稳妥的顺序,而且能经得住以后的检验,从而被固定下来的就是定式”。
在软件开发中模式的定义:“将一类不断重复发生的,类似的问题以及该类问题的解决之道总结出此类问题的共同点并抽象成一定的描述及规范,以便遇到此类问题无须再做过多的考虑,直接使用已经总结好的解决之道。我们称之为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的类似,围棋入门容易,精通难。抛开入门级别,围棋手按水平从业务初段到职业9段还可以划分16个等级,其差距就在于棋手们在实践中对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
上面这几个层次的差别也在于此,要学习OO理论和方法并不难,难的是在实践中如何用好面向对象技术。OO大师们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有着深刻背景,剖析了软件开发过程,经过了提炼和抽象,大师们的名著是学习的基础,也有很多来源于实践的例子,但每个具体项目有着千差万别的情况,如果不能结合具体实践去灵活应用,可能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
如果能跟踪学习一个完整项目的进展过程,对于在实践中全面掌握OO会有很大益处。
长久以来,我一直希望在《程序员》杂志上开设这样的栏目,针对真正的第一线实战项目,记录一个项目从分析到设计,并实现的思考全过程;类似于MBA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类似于围棋中的名局细解,从实践中去领悟体会OO技术的内涵。可是很困难,大部分的实践项目都不愿意完整地公开,另外,真正的专家高手又很难花时间去做这样的工作。
这本书弥补了这个遗憾,本书的作者有着多年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以一个真实的项目——FishGUI为基础,全面记录了项目的实施,并对每一个技术过程做了分析总结。凝聚了他们对OO技术的解读与实践,提炼出了经过咀嚼的精华。
读者可以跟着这个项目实施的步伐,从需求分析,用例建模,OO分析,OO系统设计,模式应用一步步去真实体验。书中精彩的部分包括对各种理论的提炼和解读,既讲清了这些纷繁技术的来龙去脉和关系,又点出了OO技术的关键点。华罗庚先生说过,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些总结就是作者把OO技术读薄的成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不断交流,知识才能分享,技术才能进步,我衷心希望看到更多的第一线专家分享自己的成果,看到更多这样来源于实践的作品。


《程序员》杂志社社长             

5. 自序
程序员的生活天天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有求知的乐趣和创新的快感;面向对象的世界时时都在进步,永恒的只有技术的纯洁和科学的谨严。
面向对象技术让许多软件项目由难变易,也让不少程序员的学习历程由易变难。不是我们迟钝,也不是我们偷懒,谁让面向对象的海洋如此浩瀚?
计算机科学在根本上是实践的科学,面向对象的技术也不例外。记熟了三千佛法,却不懂得定慧双修的出家人不见得就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背诵了“封装继承和多态、模型模式加模板”,却不知道联系实际的程序员也不见得能开发出优秀的软件。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面向对象技术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在写作本书时努力追求却未必能窥其堂奥的理想境界。但愿本书能为读者步入面向对象的殿堂提供些许指引和帮助;除此以外,我们别无他求。
《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可以妄解先贤的名句,我们倒宁愿把这里的“自然”理解为——实践。

6. 前言
我讨厌长篇大论的“前言”——为什么每一本严肃的图书都要用正文以外的篇幅浪费读者的大量时间?我也讨厌喋喋不休的“致谢”——IT书籍又不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那些除了“感谢”二字就再也不知道如何谦虚的大牌明星。所以,大家在此处看到的前言只是一份简单的FAQ(常见问答,最有助于节省程序员时间的文档形式之一),读者完全可以像使用其他FAQ那样在这里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 为什么需要一本面向实践的指南?
每1000个学习面向对象技术的程序员中,有997个都要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另外的3个人中,一个是只靠做研究和写论文就可以衣食无忧的理论家,另一个是试图记住800种以上的技术名词以便在人前炫耀的牛皮家,最后一个是根本不知道面向对象为何物却非要摆出头悬梁、锥刺股的架势博取老板欢心的钻营家。
显然,99.7%的人都需要在学习面向对象技术时,更多、更好地掌握理论和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秘诀。在此过程中,面向对象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当然都是必读的教材。但实际工作中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像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程序员迟早会在冷酷的现实中一败涂地。也许,一本面向实践的指南读物可以帮我们更快地适应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更容易地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本实用的书籍呢?
 谁需要这样一本指南?
绝大多数听说了也见过了面向对象的神奇魅力,却始终无法真正迈进面向对象大门的程序员需要这样一本指南;绝大多数在面向对象领域里刻苦攻读、努力实践,却迟迟不能看到美好回报的程序员需要这样一本指南;绝大多数在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中屡战屡败、灰心丧气,恨不得明天就去国足寻找同病相怜者的程序员需要这样一本指南;绝大多数对面向对象大师们的鸿篇巨著佩服得五体投地,却总也猜不出大师们在字里行间究竟隐藏了多少玄机的程序员需要这样一本指南;当然,绝大多数好奇心强烈,想了解本书到底有多大价值,想知道本书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的评论者也不妨纡尊降贵,先读过本书再发表意见。
补充说明1:本书的读者最好能事先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Java、C#、Delphi等语言均可。尽管本书案例使用的是C++语言,但大多数面向对象的语言都有着类似的精神实质,都能很好地体现本书的主旨。如果你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还比较陌生,那不妨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学一学C++的语法和编码技巧——有这样一举两得的机会,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补充说明2:如果了解UML语言的基础知识,阅读本书时,你就不会对着一堆堆抽象的图形发呆;如果还没有接触过UML语言,那不妨找一本《UML用户指南》之类的书籍,在阅读本书之余,趁便补习一下相关知识。
补充说明3:本书所说的“程序员”是指广义的程序员而言,包括所有在软件开发领域辛勤工作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测试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等。是否选择本书是读者的自由,但我们不想因为使用更亲切、更顺口的“程序员”一词而将许多潜在的读者拒之门外。
 为什么要结合一个实际的案例?
这个问题纯属多余:一本自称面向实践的指南读物,如果不紧扣一个实际的开发案例,不就和《笑傲江湖》中林震南所使的辟邪剑法一样徒有其表了吗?
惟一需要说明的是,贯穿本书始终的案例——FishGUI项目(一个有趣的名字)是本书作者王咏武亲身参与的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无论项目的最终效果如何,我们从FishGUI的开发过程里获得的许多经验、教训都值得和大家分享。FishGUI产品本身属于通用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框架系统,其用途类似于Java的Swing,但功能远比后者简单。因为强调通用性和灵活性的原因,这一类系统中往往包含了最多的面向对象知识和最丰富的开发技巧,用这样的例子来论证面向对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准则,再合适不过了。即便FishGUI的设计和实现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在书中把这样的例子详详细细展现出来,供方家指正,让读者品评,这不也是一种最好的交流方式吗?
 为什么每章的标题都包含了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
的确,本书正文中每一章的标题都包含了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采用这种写法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面向对象技术有一个最根本的认识:
面向对象领域充满了辩证关系,开发者不得不在每一个设计和实现环节中仔细权衡、则善而从。
许多急功近利的程序员都喜欢在开发时把某种技术、某种架构或某种设计方案的作用绝对化。在他们眼中,一种好的技术就理应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种成功的设计方案也绝不存在什么适用场合和环境的问题。套用软件工程界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这些人其实都是“银弹万能论”的忠实拥趸。
实际上,软件开发和所有人类活动一样,都是充满了矛盾的复杂过程。概括起来,绝大多数软件开发都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所组成的: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谨慎地选择模型、选择架构、选择模式、选择语言、选择接口、选择流程、选择算法……每一次选择时,我们几乎都会面对两难的境地:对同一需求,往往有两种以上的方案可以奏效,但每一种方案都各有其长处、缺陷和适用范围。没有哪种技术完美无缺,也没有哪个负责任的程序员能够用掷硬币的方式做出取舍。
在面向对象的实践中,我们只有承认这种矛盾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它,并在对立统一的思辨中找到最适合当前情况的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向对象领域里那些游刃有余的高手们,都天生有着黑格尔般的敏锐头脑和缜密思路,都是IT世界里的业余哲学家。
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共分19章,依次介绍了需求和用例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架构分析、面向对象设计、设计模式、编码技巧等几个主要的技术领域,并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FishGUI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全过程。对于大多数以学习为目的的读者,我们推荐从头至尾、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领域早已了如指掌,当然可以采用跳跃式的阅读办法,只翻检你最关心的章节。
既然是一本面向实践的指南读物,我们在此强烈建议大家在阅读时多多动手:遇到不明白的UML图示,不妨在Rational Rose等工具中勾画几下;碰见繁难的代码问题,打开你的IDE调试本书的示例代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假如在阅读过程中,你的脑子里突然跳出了某个新鲜的感觉,那你应该干净利落地把书抛在地上,然后飞快地跑到计算机前,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中记录或验证你的灵感……
 什么是“笨笨点评”?
本书大多数章节里都会随机出现一两段“笨笨点评”。这里的“笨笨”就是王咏刚,也就是那个慵懒闲散、不务正业、还时不时在报刊上发两篇笨拙文章的家伙了。所谓“点评”,就是王咏刚在整理和删改本书的过程中(本书的主要技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王咏武),因为大脑短路或其他类似的原因,突然想到并随手记下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句,其中既有技术的随想,也有历史的回眸,既有肆意的评论,也有大胆的臆测。总之,大家千万别把“笨笨点评”当正文来读,高兴的时候尽管当它是下酒的凉菜,不高兴时对它视而不见也未尝不可。
 为什么使用C++语言?
为什么不呢?C++语言是普及面最广、适用性最强、开发工具最多、开发成果最丰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既然本书的案例终归要由某种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那为什么不选择著名的C++呢?而且,现实中的FishGUI项目使用的就是C++语言,FishGUI的最终产品在执行效率、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等方面的表现也都令人非常满意,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C++语言呢?
我们知道,有人一定会说出C++太复杂、C++不如C#时髦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不想为此多费口舌。但需要强调的是,在面向对象的领域里,只要你真正掌握了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用何种语言对你来说并不重要。举例而言,如果你是不折不扣的Java迷,那你完全可以在阅读本书的同时,随着FishGUI的设计和开发的进程,用Java语言把FishGUI重写一遍,这可是一种最好的实践方式呀!到那时,如果你能把你的大作寄给我们学习和参考,我们将不胜荣幸。
 FishGUI到底有什么用?
FishGUI系统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开发案例,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软件产品。很多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中开发过GUI应用的读者可能大惑不解:既然已经有MFC、.NET Framework、AWT、Swing、SWT、Tcl/Tk、Qt等许多GUI开发环境可用,为什么还要自己开发FishGUI这样的GUI框架呢?我们觉得,除了为本书提供案例支持外,FishGUI的存在价值至少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FishGUI移植到各种嵌入式或实时操作系统(RTOS)中。对于在那些缺乏GUI支持的操作系统中开发应用软件,或者没有实力购买商用GUI开发包的用户来说,FishGUI显然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 同样的道理,基于FishGUI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可以快速移植到不同的嵌入式或实时操作系统中,并保持相同的外观和使用体验(Look and Feel)。
 嵌入式软件开发者可以利用FishGUI在Windows或Linux系统下建立一个模拟开发环境,并在该模拟环境中利用Visual Studio等通用IDE快速完成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调试工作,然后将应用程序不加修改地移植到嵌入式或实时操作系统中。
 通过研习FishGUI系统的架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MFC、.NET Framework、AWT、Swing、SWT、Tcl/Tk、Qt等复杂GUI开发包的实现机理,这显然有助于提高我们的GUI开发水平。
 怎样下载和使用本书的源代码?
本书各章节的源代码,FishGUI系统的所有UML模型文件、文档、源代码和相关说明文件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网址是:
http://www.contextfree.net/wangyw/ooguide/
你可以使用Rational Rose 2002或更高版本打开FishGUI系统的UML模型文件;在Windows系统下可使用Visual Studio .NET 2003或Visual C++ 6.0编译所有C++工程和源代码(Visual Studio .NET 2003也用于编译少量C#语言示例代码);在Unix/Linux系统下可使用gcc 3.2.2或更高版本编译C++工程和源代码。
有关FishGUI系统本身更详细的生成、安装和使用说明请参见本书附录及FishGUI源代码中所附的说明文档。

7. 目录
第1章    需求分析:追求完美vs.容忍缺陷
在生活的任何领域寻求完美,都不过是抽象的、病态的或无聊的幻想而已。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第2章 用例分析:海底总动员vs.云中漫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第3章 设计方法:面向过程vs.面向对象
  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
——黑格尔,《小逻辑》
        第4章 模式:变化之美vs.永恒之道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十七卷
                  第5章 分析模型:实体类vs.软件类
不,我不想要自由;我只要条出路,向左或是向右,到哪儿都行。
——卡夫卡,《致科学院的报告》
第6章 架构分析:功能分解VS.对象分析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庄子•齐物论》
第7章 面向对象设计:共性VS.个性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

第8章 外观模式:统一接口VS.暴露细节
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
——《淮南子•原道》
第9章 观察者模式:间接依赖VS.直接依赖
你以为那很奇怪吗?什么事情都逃不过旁观者的冷眼;渊深莫测的海底也可以量度得到,潜藏在心头的思想也会被人猜中。
——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丽达》,第三幕

第10章 单件模式:隐式全局变量VS.显式全局变量
云长笑曰:“……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第11章 复合模式:透明VS.安全
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
我数的时候,只有你和我在一起
但是我朝前望那白颜色的路的时候
总有另外一个在你身旁走
——艾略特,《荒原》

第12章 迭代器模式:继承VS.模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
第13章 创建型模式:工厂方法VS.抽象工厂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旧约•创世纪》
第14章 消息:广义消息VS.狭义消息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李商隐,《无题》
第15章 模板方法模式:正向依赖VS.依赖倒置
乐思把他渗透了:有时是单独而完整的一句;更多的时候是包裹着整部作品的一片星云:曲子的结构,大体的线条,都在一个幕后面映现出来;幕上还有些光华四射的句子,在阴暗中灿然呈露,跟雕像一样分明。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卷四
第16章 MFC消息映射表模式:虚函数VS.映射表
人的生活就像作曲。各人为美感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贝多芬的音乐,火车下的死亡)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第17章 适配器模式:类模式VS.对象模式
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
——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第18章 MVC模式:三国演义VS三分归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第19章 C++编码经验谈:理论vs.实践
朱萨克,照当时的说法,是个剑法高手,而且已经身经百战;可是碰上这么一个压根儿不管通常的击剑规则,身子灵活、蹦蹦跳跳的对手,他反倒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招架是好了。
——大仲马,《三剑客》,第五章

8. 书评
从“凌波微步”到“道法自然”
韩磊

 王咏刚的文章,曾经在《程序员》杂志以“凌波微步II”的专栏题目发表过多篇。其实这个专栏是其著作《凌波微步》的后续——盖作者认为一本书尚不足道尽各种秘辛,故另辟疆土,继续战斗。
 除杂志文章外,王咏刚还常在其Blog专栏中撰文,主题涉猎颇广。显然作者试图跳出《凌波微步》讲项目管理的圈子,在其它开发相关领域“讲述自己的故事”。
 听说王咏刚与其兄长王咏武合著《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不由得心中一惊——王氏作品,常因为“务虚”——一些读者的看法,我对此并不赞同——而为人所诟病,写这样一本书,是否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硬着陆”呢?再,面向对象是每位程序员耳熟能详、甚至每天要干的事情,这样一本书,会不会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絮絮叨叨不知所云呢?避“虚”就“实”,再加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题目,这本书的命运似乎就值得担心了。
 从博文公司拿到还没有出版的《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看完之后,有几个感觉:

一、 不管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这本书的确落到了实处。全程跟踪解析一个实际项目,描述过程中种种问题及解决方案,总结出应当遵循的原则……每一章节都是来自于实践,也对项目实践有指导性的意义。

二、 在回归实践的同时,作者眼界却比《凌波微步》时更高了。我们每天都在将世界抽象为类,都在不停地创建对象,都在与继承、接口打交道;在因为对这些技术运用自如时,往往会陷入偏执,执着于寻找“银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面向对象解决方案。书中告诉读者:面向对象领域充满了辩证关系,开发者不得不在每一个设计和实践环节中仔细权衡,择善而从。这句话可谓是贯穿全书的“书眼”,一语道破天机。的确,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面临和做出选择,误入歧途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可以说整个项目开发过程,就是不断做选择的过程:从需求分析到具体实现,从系统框架到一个类的设计。没有选择的项目是不可想象的。


三、 如果说《凌波微步》是销金断玉的宝剑,那么,《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就是一把黑黝黝实沉沉的重剑。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把重剑让我们看到王氏兄弟轻灵步伐后面的深厚功力和丰富经验。那些不喜欢《凌波微步》的程序员读者,大可在这本书中扭转对作者的印象。俗语说得好: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前后两本书,一说一练,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是作者经验和理论的凝聚,虽然是讲一个项目,但聪明的读者却能从中悟出禅机来。我想要紧的是怎样去读这本书。书的开头,作者就给出了“一份关于本书的FAQ”,给出了具体的指引。我总结一下,再加上点自己的理解,大致如下——

一、 你需要有基本的面向对象知识和技能(也包括UML相关知识)。这本书不是入门读物,不会教你怎么扎马站桩,对OO一无所知的朋友,应该先去补补课。
二、 你要做好被顿喝的准备。曾经见过许多以用面向对象语言开发的非面向对象程序,这些程序的作者,也许会被接连不断的“顿喝”打击得不知所措。
三、 善于模仿、善于总结。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在观看别人练剑术。练剑者也许不会把每一招的诀窍和要点讲出来,对整套招数的讲解也许只停留在点到为止的层面。这时,如果你能一步一步跟着书中项目组成员去做,随时思考,再从全局角度返观内照,才能悟到“剑法”之外的“心法”。

我会毫不犹豫地向每一位程序员推荐这本书。同时我也强烈期待作者的下一部著作。从《凌波微步》到《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是从宝剑到重剑的转变;下一本书,能否来一次彻底升华,“枯枝断木,无不遂心所用”,真正做到“道法自然”?想必这也是作者自己想去回答的问题吧。

软件开发中的“道”和“自然”
刘天北

 大凡箴言,都是文学苗圃里最经得起移植的花木。王咏武、王咏刚两先生的新著《道法自然——面向对象实践指南》,从标题开始就取材于老子的不朽学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当然是技术领域对古中国神秘主义的又一次挪用或嫁接。讲软件开发的专著,有不少都喜欢援引东方味儿十足的“道”字——比如,开源软件巨头Eric Raymond的力作《Unix编程艺术》就另有一个更微妙的名字《Unix编程之道》;而对软件技术领域中的这块哲学殖民地,我们的两位作者则另有贡献:他们在序言中就做出了引人深思的论断:他们“宁愿”把“道法自然”中的“‘自然’理解为——实践”。
 荷兰大师Dijkstra说过,计算机科学领域总共有两种人:数学家和工程师(准确地说,大师原话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二者的区别在于,数学家/欧洲人倾向于把技术探寻当成一种理论研究,而工程师/美国人则“宁愿”视之为一项工程实践。数学家看重原理和模型,看重认识的先天性和推导的优美性,工程师则更注重实验和例证,注重在反复试错中趋近真理。
所以,同样是求“道”,数学家和工程师却会倡导不同的范式:前者大多认为大道不必外求,直指心性即可,所谓道法“自然(希腊字physis)”,也就是反观我们的“本性(英文nature)”罢了,因此数学家气质的软件开发者往往长于建模和演绎,能够以惊人的精确和一致完成一整套抽象概念的构造;另一方面,对于后者——也就是略显平庸的工程师们——而言,“自然”却远不是眼前的现成物,我们恰恰要超出自身、远离本来的出发点,经历长期、艰苦的探寻和精神漫游,才能获知这自然的真貌。从后面这个意思看,软件开发之“道”,无非是程序员求索自然真貌的“道路”;一部软件开发的方法论,也就是一部开发者自身的探险史和漫游日记。
好了,还是把玄想留给哲学家吧(虽然本书作者们不一定赞成这样做,他们——不无自诩地——说:“面向对象领域里那些游刃有余的高手们都是IT世界里的业余哲学家。”)。我的意思其实只是:软件开发论著大概也要分为“欧洲型的”和“美国型的”两种,而本书体现的正是不折不扣的美国风味。作者们对“实践”的推崇决非仅仅挂在口头;事实上这部《道法自然》的全书就是由一个完整的开发实例构成,而对应于上面谈到的“漫游日记”,书中的各章也就是半虚构的叙述者“我(小W)”,与项目负责人老Z、同事小A一起,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一个小型软件项目(一个基于C++的GUI框架FishGUI)时写下的开发日记。
所以,本书的实践意义首先来自这个贯穿全书的实例;读者打开第一章,就像是受到了同行的邀请和挑战,难免要把书中的小W当成真正的“我”、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老Z、小A的行列中,和他们一道在一个个场景里神思苦虑、载沉载浮。在这个取材于真实世界的实例中,作者们展示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若干主要环节:分析、设计、直至编码实现;对于各环节中包含的方法论要素,比如项目生命周期、需求捕捉技术、用例分析技术、面向对象设计原则、设计模式等等内容,都结合实例做出了精到的介绍和讲解。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书中每章的标题都包含一对相互矛盾、冲突的价值,比如:“第5 章分析模型:实体类vs.软件类”、“第11 章复合模式:透明vs.安全”,作者们正是借此阐明了在不同应用情景中做出取舍的思路。也许这一点正是一切方法论运用的精髓:抽象的原则本身固然重要,但我们所说的“软件开发之道”,更多地还是在于面对问题时应变权衡的实践智慧(phronesis)。
我常常想,处于国内软件开发的一般环境下,开发者们研习面向对象方法论往往会落入事倍功半的陷阱:很多开发者都会抱怨,由于平时工作条件的限制,他们其实很难接触到完整、正规的面向对象开发项目案例;因此各种名著中介绍的重要概念、原则,也只能成为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的口号(catchwords)而已。对正确实践的缺乏甚至会导致不良实践的恶性循环:一间软件公司、一个开发组,越是依赖面向过程式的设计、剪刀加浆糊式的编码习惯,由此造成的低下效率也越是会榨干开发者的空闲时间,使他们无暇尝试那些更成功的开发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本书尤其适合这一部分读者:他们对具体开发语言、技术细节都耳熟能详,但唯独欠缺面向对象开发的实践经验。本书事实上可以构成他们第一个面向对象开发项目:读者一边看书,一边就能打开建模工具或者IDE,跟随老Z、小A(和两位作者“小W”)完成实际开发中的大部分内容——该书官方网站给出的源码,还能够为读者提供随时印证的坐标。
当然,这种结合实例的论述方式决非本书的首创:几乎每一部技术专著都会为读者提供一定数量的例子,而各章、甚至全书结合案例场景组织论述的作品也屡见不鲜。但是,涉及到“面向对象开发”这样一个主题,选用这种论述方式却不乏风险:一方面,即使是像本书中的FishGUI这样一个小型项目(书中记录了3个开发者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的工作过程),头绪众多的细节也足以淹没读者,另一方面,在描述案例之余,作者们还要适时地、不枯燥地、恰如其分地提供相关的理论参照,条分缕析地讲清特定场景下的所有要点。就我的判断而言,作者们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素材的选取繁简适宜、实例的配合直观明了、理论的阐述深入透彻。可以说,在内容安排和风格运用两方面,本书都达到了当前本领域汉语作品的最高水准。
谈到这里,我身上的玄学幽灵又不免要浮回纸面:也许作者们选定的箴言“道法自然”,也不妨看作他们对自身写作的期许。道既是道路,当然还更是“道说”、“书写”、“逻各斯(logos)”;而本书的读者见证的,不也正是作者们经由这条道路、这种书写,借助实践之光,对软件开发的自然真貌的探索历程吗?

9. 名家点评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深深呼一口气,因为实在太精彩了,内容扎实、丰富,看得出作者花了极大的心血。如果您想了解如何使用C/C++以面向对象方式开发实际软件,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 李 维

10.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王咏武:在软件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大学四年,一直面对着裸露的单板机,一
个字节一个字节地调试各种不同的汇编语言;毕业后在UNIX系统下学了几年C和C++语言,尝试开发了几个大型软件;随后又有机会在大型主机一人多高的CPU、硬盘以及水管粗细的导线面前编写复杂的COBOL程序;最近几年则一直在移动通信领域奋斗,在Solaris和Windows系统下开发、调试手机软件平台。现在已经不再狂热地
追寻各种新的语言或技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层面上,并特别关心面向对象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王咏刚:职业程序员,业余撰稿人。在数据压缩、全文检索、内容管理、分布式系统、软件测试等技术领域有一定的积累。撰写过一本据说还算有趣的技术读物《凌波微步——软件开发警戒案例集》,协助微软亚洲研究院编写过《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等技术书籍。曾在《程序员》、《CSDN开发高手》等杂志主持技术专栏,在《中华读书报》等媒体发表书评文章若干,还以“王笨笨”的名义在网络上发过一些小有名气的技术教程。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donger

作者文章 更多作者文章
《精通Eclipse》
《代码优化:有效使用内存》
《网络安全概论》
《Word排版艺术》
BIOS、注册表与系统漏洞终极解析
关键字搜索 常规搜索 推荐文档
热门搜索:CSS Fireworks 设计比赛 网页制作 web标准 用户体验 UE photoshop Dreamweaver Studio8 Flash 手绘 CG
站点最新 站点最新列表
周大福“敬•自然”设计大赛开启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7月将在京举行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标志征集
云计算如何让安全问题可控
云计算是多数企业唯一拥抱互联网的机会
阿里行云
云手机年终巨献,送礼标配299起
阿里巴巴CTO王坚的"云和互联网观"
1499元买真八核 云OS双蛋大促
首届COCO桌面手机主题设计大赛
栏目最新 栏目最新列表
《YoungNWP》第3期发布
奥斯卡大师亚洲巡讲火热报名中
Internet Explorer 9 平台预览版4
国内最大规模web前端技术聚会深圳站
绿色IT--云计算真的环保吗?
妙手回春: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Phpcms 2010模板大赛火热开赛
水晶石技法西安特训营系列报道
插画中国56期插画培训火爆招生中
乔家大院里的女人与Photoshop创意设计

蓝色理想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若有侵犯作者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修改。

您的评论
用户名:  口令:
说明: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不是本站会员,你可以注册 为本站会员。
注意:文章中的链接、内容等需要修改的错误,请用报告错误,以利文档及时修改。
不评分 1 2 3 4 5
注意:请不要在评论中含与内容无关的广告链接,违者封ID
请您注意:
·不良评论请用报告管理员,以利管理员及时删除。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站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推荐文档 | 打印文档 | 评论文档 | 报告错误  
专业书推荐 更多内容
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
《跟我去香港》
众妙之门—网站UI 设计之道
《Flex 4.0 RIA开发宝典》
《赢在设计》
犀利开发—jQuery内核详解与实践
作品集 更多内容

杂⑦杂⑧ Gold NORMANA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