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动态 > 其它信息 > 中国社交媒体:为什么?怎么做?
手工制作2010年互联网状况图表 回到列表 NALA这两年发展的经验
 中国社交媒体:为什么?怎么做?

作者: 时间: 2011-05-03 文档类型:转载 来自:相关论坛

在2000年中期,汽车品牌,比如 大众和本田开始利用中国在线论坛来讲述他们的品牌,中国的社交媒体世界充满着铜臭味。由于条例还没有明确,政府管制非常严格,而且中国的互联网爱好者似乎更倾向于玩在线游戏,而不是来关注品牌和产品资讯。

5年之后,社交媒体变成了品牌的核心展台,用来向他们的客户传递信息,建立支持者社区。这是因为在中国开始了互联网的开放使用,还因为中国网民变的更加成熟,敏感的,而且更倾向于消费。

中国网民:很多,而且积极

根据中国互联网使用的官方机构——CI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表示,中国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经在近期达到了4.04亿。自2009年以5.2%的增长率增长,中国的互联网人数数量已经排名全球第一,超过了整个中东的人口数量。

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程度。最新的 China Social Network Report显示,现在大概54.7%的中国网民拥有自己的博客或者浏览博客,47.3%的拥有一个或者多个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多于25%的用户每天写10个或者以上的内容发在论坛,博客或者SNS上,92.3%的网民每周至少浏览社交媒体页面3次,27.1%的网民有5个甚至更多的社交网络页面。

社交媒体逐步变成了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社交媒体使它们进入了社交圈子里,并且能获取到由于语言原因、政府控制以及其他约束下难以获取到的信息。

复杂的关系,乏味的媒体

首先,庞大的中国领土导致了维持长距离关系,和老朋友联系,结识工作圈外新朋友的局限性。自从有了社交媒体,网民可以将它们的生活统统串联起来,不需要再熬一夜火车或者打昂贵的长途电话。所以根据MTV Research在2008年下半年所说,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线上朋友比线下朋友多的国家。

第二,因为传统媒体的信息是被少数人控制的,社交媒体变成了中国人连接“故事外的世界”以及得到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获取到的信息的极其贵重的途径。(仅代表作者观点。)

这是个真实的政治讨论,也是个真实的社会问题,但是这对品牌也是真实的。当很多国外产品总是无法进入一线以外的城市,对于他们的官方消息又少之又少,或者只能以外语存在,社交网络成为了中国消费者寻找品牌和产品消息以及分享购物经验的特殊论坛。

相信“有经验的陌生人”

根据2010 TNS 数字生活报告,中国在社交网络上寻求品牌信息的网民数量是全球最多的。而且2010 全球互联网指数显示,互联网是个被信任的信息来源,网民在互联网中信任别人评论以及理解的程度是在酒吧里听到建议的信任程度的三倍。

面对渴望着信息和消费的中国网民,国际品牌全力进入中国社交媒体空间。就在不久之前,就算国际大牌也没有中文版本的网页。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品牌在各个SNS上,包括开心和人人,都有品牌页面,以此来向中国客户传递品牌信息。

在中国有大量零售点的跨国公司,比如KFC或者Coca-Cola,在早期都有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现在在中国SNS上已经成长为拥有百上千粉丝群的社区了。

但是,对于品牌来说,这样渗透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很慢,或者说落后于在中国对该品牌的定义。运动品牌Reebok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忍受着不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差劲的销售,而现在它在中国市场里主动的建立社区并且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

中国品牌:缓慢启动,但开始革新

过去,中国品牌慢慢的在理解社交网络的潜力。而现在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在迈出进入社交媒体的步伐,而现在已经很快的占到了这个领域的领导者位置。

这主要是文化的原因:比如西方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都被屏蔽,中国的开发者们没有单纯的进行抄袭,而是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根据本土文化以及用户互联网使用偏好的方面进行更改创新。

新浪微博,中国的Twitter,尝试着吸引热爱多媒体的中国网民,所以他们特别的开发了视频与照片分享功能,比Twitter更好。同时,因为140个中文字符能比140个英文词更具有表达能力,新浪微博不仅仅是被当做短信息交流使用,而且也可以为更多的用户使用,满足更多的要求。

本土品牌更好的诠释了“中国制造”的社交媒体的特性,而且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他们精心策划了极其成功的数字竞争,定下了中国往后几年的广告趋势。

强势案例研究:凡客(Vancl)

最引人注目的是成衣品牌Vancl:在2010年4月,Vancl根据自己商业模式创造出了一种可被模仿的广告模板,用新颖而且可以根据模板重新搭配的标语替代了官方代言人作者韩寒,将其在没有官方正式披露的情况下将其在线发出。

这个战略在于利用大量增长的“在线嘲弄”(online mockery):中国网民无厘头的嘲弄,外界以及定制在线内容来表现自己。(译者注:也就是在国内流行的凡客体。)

模仿运动即刻就在网上有了巨大的反应:网民们贴出了上千种根据凡客广告语而形成的语句,而且这种在线嘲弄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几个月后,被称为“凡客体”(Vancl-ization)的东西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潮流用语。

很难预测出近期中国社交网络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比如Vancl这样的案例暗示出社交媒体空间将会被很多本土实体企业拥挤的填充并绑定起来。

“中国制造”运动相互结合起来成为引导中国在线营销潮流的先锋队。西方品牌在线营销的努力将会花费更多,而且将更着重关注在中国互联网文化和结构的特性。(完)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news/other/2011/8435.asp 

出处:相关论坛
责任编辑:bluehearts

相关文章
SNS——关系拓展还是关系维系?
对社交说不
SNS用户体验和互动性浅析
论SNS网站中平台应用的发展趋势
从SNS看社会化界面设计 I
作者文章 更多作者文章
手工制作2010年互联网状况图表
SNS——关系拓展还是关系维系?
微博——45度仰角的未来
网络身份的五大要素
电商专题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字搜索 常规搜索 推荐文档
热门搜索:CSS Fireworks 设计比赛 网页制作 web标准 用户体验 UE photoshop Dreamweaver Studio8 Flash 手绘 CG
站点最新 站点最新列表
周大福“敬•自然”设计大赛开启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7月将在京举行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标志征集
云计算如何让安全问题可控
云计算是多数企业唯一拥抱互联网的机会
阿里行云
云手机年终巨献,送礼标配299起
阿里巴巴CTO王坚的"云和互联网观"
1499元买真八核 云OS双蛋大促
首届COCO桌面手机主题设计大赛
栏目最新 栏目最新列表
《YoungNWP》第3期发布
奥斯卡大师亚洲巡讲火热报名中
Internet Explorer 9 平台预览版4
国内最大规模web前端技术聚会深圳站
绿色IT--云计算真的环保吗?
妙手回春: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Phpcms 2010模板大赛火热开赛
水晶石技法西安特训营系列报道
插画中国56期插画培训火爆招生中
乔家大院里的女人与Photoshop创意设计

蓝色理想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若有侵犯作者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修改。

您的评论
用户名:  口令:
说明: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不是本站会员,你可以注册 为本站会员。
注意:文章中的链接、内容等需要修改的错误,请用报告错误,以利文档及时修改。
不评分 1 2 3 4 5
注意:请不要在评论中含与内容无关的广告链接,违者封ID
请您注意:
·不良评论请用报告管理员,以利管理员及时删除。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站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推荐文档 | 打印文档 | 评论文档 | 报告错误  
专业书推荐 更多内容
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
《跟我去香港》
众妙之门—网站UI 设计之道
《Flex 4.0 RIA开发宝典》
《赢在设计》
犀利开发—jQuery内核详解与实践
作品集 更多内容

杂⑦杂⑧ Gold NORMANA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