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雕塑及LOGO设计征集大赛初评公告,我很气愤,又冒出几个模仿和抄袭嫌疑的方案,还有几个不入流的设计方案。从深圳著名广告公司抄袭美国浪涛设计案到一系列的征集抄袭的行为,真是一浪高过一浪,让人无不感叹征集设计在中国的悲哀。
事件回顾:
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雕塑及LOGO设计征集大赛初评公告
征集方花了那么多的心思和时间耗了很久,征集到的都是垃圾设计和抄袭的方案,这并不说明在中国没有好的原创的设计作品。
其中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诚信度的问题;很多的潜规则和暗箱操作使得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不敢再参与征集的设计,这样以来征集到的都是一些品质不高或抄袭的设计方案。
二:教育的问题;很多很垃圾的设计方案大部分都来自各各不入流的大学生之手,我并不是说大学生不行,也有好的,但是,在中国什么都很模式化,专业的院校就那么几个,其余的学校虽然设有设计专业,但是,师资的质量和水准也是二流的,和专业的美院没有可比性,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
三:设计师的良心和责任问题,在中国很多学设计的都是借这个混口饭吃,设计虽然也强调商业化,但是,也没低俗到那种程度吧,如果东抄抄西拼拼也叫设计那全世界的人都是设计师了,须知,一个好的设计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否则,是做不好设计的。
四:价格问题,很多的设计征集方打出几十万的设计征集广告,最后摊下来也就少的可怜的几万块,这样肯定征集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也吸引不了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其中,须知,设计是一个很费脑力和时间的东西,对设计的重视已经是社会问题,一个国家对设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反应这个国家的审美价值和取向,而当下更多征集方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媒体为这个项目造势。
总之,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希望做设计的要扛起中国设计的大旗,做一些作为设计师应该做的事,在创新和责任的道路上树立自己民族的标杆,这点,我想,我们应该向日本的设计师学习更多。
借此,也希望社会各界把设计摆到一个重视的高度对待,因为,设计关乎中国未来。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news/other/2011/8520.asp
出处:柯瑞逖博客
责任编辑:bluehear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