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i.com 独家授权 请勿转载

界面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因为界面,并不是任务本身,而在现实的 人机交互情境中,人们迫于某种压力或约束,又必须要把自己的一部分心智 和精力,放到各种复杂的界面识别与操作过程之中,从而耗损了人们过多的 关注点,降低了人的本位需求的互动效率。
界面的目的,是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功能,消除各种干扰信息,其中包括消 除界面本身对人的干扰;从而将人们的注意中心集中在任务本身。这是一种 理想化的设计构思和和谐状态,也是走向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环境所必须要 解决的目标。这种设计理念,与Xerox PARC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提出的 “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ating Ubicomp]”思想一脉相承。他 认为,从长远看,计算机会消失,这种消失并不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后果,而是人类心理的作用,因为计算变得无所不在,不可见的人机交互也无处不在。 就像我们时刻呼吸着的氧气一样,我们看不见却可以体验到。
当然,无论界面的消除,还是无所不在的计算,其核心价值都在于走向日益 自然化的人机交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人们的认知负荷,增 强人类的感觉通道与动作通道的能力。
1、 任务本身:就是人的本位需求和消费体验。比如:通常在用笔写字时候,我们的心智总是集中在写的任务本上,而没有过多的意识到“纸和笔”等工具上。
2、 关注点:这是认知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无论是通过你的感觉,还是通 过你的想象,这个世界上所有你所感知的东西之中,你正在集中精力所在的最多只能是一个实体,无论它是一个对象,一个特征,一个记忆,还是一个概念。这就是你的关注点(Attention)。包括主动关注的情况,也包括被动地随波逐流的情况,或者仅仅经历了发生的情况。如:你无法用左右手同时分别画出方和圆一样,即你在同时时刻仅能有一个关注点,也就仅能处理一件有意识/无意识的事情。
3、感觉通道-动作通道:心理学将人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信息通路称为通道(Modality)。对应于接受信息和输出信息分别为感觉通道和效应通道。这里的效应通道等同于动作通道。感觉通道主要有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动觉,嗅觉,味觉等。效应通道主要有手,足,头及身体,语言(音),眼神,表情等。
出处:中国UI设计网
责任编辑:mo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