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多少钱一斤?”
这个问题,从十多年前我开始做这行的时候,就听过很多人问起过。而我也曾经问过自己,究竟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行呢?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擅长?还是因为它挣钱多?有前途?多少有点遗憾的是,答案常常是前两项为多。后来发展出所谓的“用户体验”了,同样碰到很多人来问,这东西到底有多重要?
我只能说,这很难回答…
无疑,设计是一个迷人的行业,身处这个行业之外的人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到它的魅力。当你按头脑中的想像,用双手凭空捏造出一件东西,而这件东西被人称赞是美好的,甚至它的美丽会让观众震撼惊讶,那种美好的感觉足以让人甘心将自己的一切精力投入其中。
然而,设计并不是一切。设计不是艺术,纯粹而艺术很宝贵,但纯粹的设计则一文不值。与人一样,有的人天生是君主,有的人天生是辅臣。刘备离了诸葛亮就像鱼离开了水,但当把整个国家完全交给诸葛亮的时候,蜀国末日却也不远了。
同理,设计是美好的,包括我们设计所面向的主题——用户体验——同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很有价值很重要。但是要知道,它的价值总是依附于它所属的产品。如果机遇合适,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大幅度的增加产品的价值,然而却永远不能代替这种价值本身的基础。而这些基础——我们可以理解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技术优势、营销方式等等——才是产品的命脉所在。
20分的论述题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一直习惯打这样一个比方——请原谅我引用我们大多数人童年中并不快乐的一件记忆做举例,并曾经重复过很多次——考试。
让我们假设面对着一张考卷,考试的主题就是“怎样做好一个产品”,考试的范围包括从创意到技术实现到营销成功的全过程。那么一个良好的设计,一套完美的用户体验,在这张考卷中占多大的比重呢?
我的观点是,20分,而且是一道论述题。
策划面对的可以说是填空题,有一些是知道答案的,有一些是不确定但可以蒙的,但毕竟有一部分正确的基础,否则这个产品也不会立项;技术面对的是非题,不是对就是错,但通过测试等手段,可以保证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运营和推广面对的是选择题,就那么多种方式,总有一条是对的,如果有条件多选,把握就更大了;而设计只能再一次接受命中注定的杯具,因为论述题这玩意TMD根本就没有可背诵的正确答案!
当然方法还是有的,你可以尽可能的去东拉西扯说一些你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然后巴望着批券的老师跟你有同样的看法。比如题目是“请论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那么尽管我可能脑子里一团浆糊,但我还是可以说一些比如追求平等的革命啦,思想上的解放啦,第一次什么什么之类,然后等着老师多给一分是一分。所以,尽管像之前一篇里说的那样,用户体验这东西基本上是没谱的。但方法还是有的,即使不可能有完美的解决,但如果使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接近正确答案。
出处:网易用户体验设计中心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别让UED忽悠你(2):多少钱一斤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