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目的并不是与众不同
视觉传达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的功能性占主导地位。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在某一方面具有和视觉传达一样的特性,不同的是,比视觉传达对功能性的要求更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设计,是与产品割裂的设计;制造问题的设计,则是无意义的劳动。至于风格上不管是华丽质感加反光还是还是透明渐变加切光,这都不是视觉语言的核心,用户界面是依附于产品本身功能而存在的,而视觉语言则是和除了产品本身以外的更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基于构建或统一视觉品牌形象的需要或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人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面对一个新的产品需求,绞尽脑汁的去追求让自己的设计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通常又会简单直接的体现在视觉语言的风格上,盲目追求华丽的效果、质感、反光以及复杂的颜色渐变,完全忽略了产品本身的特性、用户的特性以及交互场景和所基于的平台特性。比如,众多用户对iPhone趋之若鹜,很大的原因是因为Apple自上而下对完美体验追求的极致,App Store模式则决定了允许庞大的第三方开发者为自己开发海量的应用,但这不可避免的会破坏这种完美体验的统一性,于是Apple为解决这个问题在SDK里搭建了一种针对iPhone桌面icon的视觉样式标准,在这种标准下,开发者只需提供一张图片,即可以使自己的logo和系统体验保持完美一致。然而,却时常会在App Store里发现有类似的应用,也许这个开发者或是设计师实在是太想让自己的应用与众不同了,但这确是一种风险很大的与众不同或标新立异,因为在一种体验质量及体验统一度已经到达很高水准的平台设备中,作为应用层面的产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与这种体验保持一致,在这基础上再突出自己的特点,而完全无原则的突出特点,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用户界面的价值依附于产品本身功能而存在
创新是所有设计的生命,却不是体验设计的全部,受原则和条件的制约,视觉语言的创新同样如此。
坦白讲,我非常不想再拿iPhone来做例子,因为所有的人在讲移动设备体验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拿她来做案例,但没办法,我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
出处:Tencent CDC Blog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谈移动设备的视觉语言创新 [1] 下一页 谈移动设备的视觉语言创新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