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十五:斑马纹延伸应运的颜色差异
Iphone上的两个特殊斑马纹的应用,在此不做比较,仅作参考。受限于单个底色的渐变形式,势必会出现两个内容之间的线条分割,左图每一行内容比较统一,两者颜色仅为明度变化相差8%。右图的内容和每一行高度并不是绝对的统一,两者颜色比较平缓,纯度相差3%,明度相差4%。
将上述的结果进行总结用一个图标的形式来表达这个概念:

图十六:斑马纹使用参考表格
根据图表中的描述:基本上的界面斑马纹深浅的间隔落在了差别适中的区域(绿色),但也有落在差别弱化区域和差别增强区域(当然适中区域中的点也是有分布倾向的),如果界面面积越大,每一行的内容越多,且越不统一,同时每一行的高度的不一致也更强,每一行的列数也越多,同时又不借助其他的辅助元素,他们界面斑马纹的颜色间隔就越大。反之亦然。
在此复述:斑马纹的作用是将列表中每一行的内容进行区分,起到一种规整的作用。根据上述界面的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仅使用颜色的“适中”间隔能满足这一需求,但在实际情况中根据界面的面积,每一行内容的复杂和统一程度,每一行的高度是否一致,每一行之间的留空多少,是否具有多列情况等诸多条件对这个“适中”进行倾向的调整。同时界面的诸多条件不可能同时作用,存在相互增强和相互抵消的情况,需要通过设计师自身能力和界面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斑马 斑马 牵出来遛遛
最终把斑马牵出来,对斑马深浅的颜色做了一个分析,两者间隔的点落在了差别适中的区域,同时靠近弱化区域的边际。

图十七:微薄客户端的斑马纹在参考表格中的位置
同时再来看看界面的实际情况,微博客户端的界面应该是一个中等面积的界面,每一行的内容较多,虽然只有单列,但内容非常的不一致,同时导致了每一行的高度非常的不统一。按照先前得出的结论,这样的斑马纹的颜色间隔显然是有点太弱了,间隔的点应该落在适中靠近增强边际的区域。
再回过头来看看用户的反馈,惊叹啊,惊叹啊,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其实对斑马纹的间隔增加3%我想就应该能解决大家的问题,斑马纹也能起到他应有的作用,同时不会干扰到信息被顺利的获取。
好吧,斑马,咱拉回去调一调,调一调。
转载:http://cdc.tencent.com/?p=2757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10/7888.asp
出处:Tencent CDC Blog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泛泛而谈界面中的斑马纹设计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