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iPhone4中首次植入了三轴陀螺仪功能,硬件的不断升级将手机交互提升到新的高度,依靠陀螺仪感知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导航的功能。由此欣喜的看到,手机摆脱传统通讯工具的狭隘定义的同时具备无限的应用潜力。总结现有手机应用的设计,我们会发现硬件占用极其重要的作用:
- 用户需求由电脑向手机的缩小式延伸。用户对于电脑的使用需求,在手机端也同样存在,如编辑文档和搜索。
- 为手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和移动环境的弥补性设计。设计师需要解决手机的“缺陷”做基础应用来满足用户对手机的基本需求,如输入法和垃圾短信过滤。
- 由手机特性带动的设计。用户随时携带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操作,比如移动支付。
- 手机硬件带动的设计。大量的应用程序让手机成为微型电脑,硬件使手机逐渐取代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如摄像头、照相机、随身听、收音机、掌上游戏机和导航仪等,很多功能甚至是电脑无法实现的,手机将和用户的日常生活结合更为紧密。

只要双方都在WiFi网络覆盖下,利用iPhone4前置摄像头的FaceTime就可以实现不限时全免费可视电话,Apple或许是为了实现视频通话才加入的前置摄像头的吧?

摄影师用iPhone4的500万像素摄像头拍摄Macworld杂志封面,iOS4.1更是实现高动态范围拍摄(HDR),instagram的流行和iPhone4高质量的拍照效果有密切关系。
出处:晓生语录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手机产品设计趋势(3):硬件与应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