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同盟:在UT斯达康的工作是什么? 林钦:2003年我从北京来到杭州加入UT斯达康,当时并不想离开北京的,UT的VP Kai跟我说,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尝试,他也是刚从美国回来的,全心要建立HF部门,于是我成了UT的第一个Human factor部门的人。老板要求我建立一个human factor 部门出来,后来我还要求了建立一个uasabilty lab。
视觉同盟:UT斯达康Human factor 这个部门的职能是什么呢? 林钦:HF部门的职能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刚开始主要服务于NMS(网络管理系统)部门,后来扩大到无线事业部和终端产品部门等。在业务上也HF也不仅仅是UI和usability,开始增加了ID。服务于除手机事业部以外的所有部门,业务上包括:UI,Graphic,Usability,ID。
视觉同盟:我们可以理解用户分析和测试是对图形设计具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吗? 林钦:其实用户研究、可用性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设计,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用户能够真正喜欢,让用户觉得我们的产品很贴心是为他们定制的。最终目的还是让产品卖得好。用户研究的前期从图形设计方面讲,是为了确定设计方向,比如什么风格的图标、质感。
视觉同盟:您认为一个完整的UI开发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 林钦:一个完整的UI团队需要包含从前端的分析到中期的设计到后期的评估和验证,因此相应的分支团队需要有:用户研究团队、交互设计团队、视觉/媒体设计团队、可用性测试团队。用户研究团队主要职责:定义用户群特征、定义最终用户群,定义产品方向;交互设计团队:编写UI Spec和Styleguide;视觉/媒体设计团队:界面设计、图标设计、风格设计;可用性测试团队:负责原形的可用性测试,发现可用性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视觉同盟:个人创业和打工有什么不同吗? 林钦:我想最大的区别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打工的时候考虑的就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个人创业就是要考虑一整个面。创业不仅仅要考虑自己,更重要的要开始关注员工,关注整个行业的趋势,关注公司的运营方面问题。我觉得人就象宝石约打磨才会越有光彩,个人创业是很好的打磨的机会。
视觉同盟:ETU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林钦:从行业方向来说主要针对两个方面:消费类产品和软件产品。 从业务方向来说针对三个方面: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 目前主要的应用主要有 产品外形和软件(网站)改版等。
视觉同盟:你刚才提到的可用性设计和交互设计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林钦: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设计流程会包括: 用户定位(分析),概念设计,原形设计,可用性测试,再设计,再测试,最后产品。 可用性测试需要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往往现在公司里的设计师最郁闷的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被老板否定掉。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设计也是一套体系,也就是数据驱动的设计。
视觉同盟:您认为中国UI设计的前景如何呢? 林钦:目前中国的UI开始进入普及阶段,很多院校开始设置相关课程,但是路还很远,从国外的经验来看UI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UI的普及是必然的,而且会形成这样的局势:每个公司有自己真正的UI设计师,行业上会有一些真正专业的公司来研究和带动整个行业。
视觉同盟:我们很多读者来自于设计院校,如果他们希望毕业想从事UI设计工作,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林钦:毕业于设计院校的设计师来说往往比较感性,对很多事情靠感觉,因此不大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我想给大家的建议就是:1. 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溶入到角色中去做设计,设计出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2. 了解UI设计流程,往往设计师对流程、逻辑的事情不大重视,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是决定UI设计方向的;3. 多学习UI设计的一些设计规范原则,帮助提高对UI设计的感知。
视觉同盟:听说国内UI设计师准备出一本《UI启事录》的书籍并推出相关的活动,您认为这个事情意义如何呢? 林钦:我觉得这个活动在这个时间举行非常有意义,因为2年前和现在相比UI的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两年这些设计师都成长了许多,在这时候提出来一方面可以推动UI的普及一方面也积累这个行业的价值,也算是为行业做出贡献。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是刘超就是怒放,当时我听到就觉得非常好,我是完全任何并且支持这个活动,因此在交互设计和可用性测试方面我会主要来负责收集和审核作品。
视觉同盟:能对视觉同盟的读者说几句吗? 林钦:视觉同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他让我们大家互相认识并且成长,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留下来,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行业才可以更加红火。

(右2)ETU用户体验设计总监林钦,(右1)视觉同盟运营总监张海新,(左2)视觉同盟主编廖翔,(左1)视觉同盟副主编樊鹏
更多文章请关注:UI大时代-中国顶级UI设计师专访专题
出处:视觉同盟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访ETU用户体验设计总监林钦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