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甲骨文的再生符号系统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出现于我国四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内容以记录占卜为主,因为被契刻在龟甲兽骨上,顾名甲骨文。我国的先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用象征性的线条形象的反映自然万物,由此而诞生的甲骨文可以说是一种表意的图画文字。而在随后的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甲骨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文字建构体系,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的构成体系相差无几。
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试图透过事物繁杂的表象,找寻事物的本质规律,并依据此规律来建构一套科学的规范的设计思维模式。通过对甲骨文字进行分类,解析,归纳和概括,发现了其潜在的规律性,我把它叫作文字编解码规则。即可将甲骨文按照造字法则拆分为字根(字根是构成文字的最大单位元素,它包括部首,偏旁以及构成文字的一些笔画符号),每个字根又可以再被拆分为基本部件(部件即笔画或笔画的一部分,是构成字根的最基本元素,也是决定文字最终的视觉形态与特征的重要因素),由此便将文字进行了解码,过程示意图:解码 文字(通过拆分)→字根(通过拆分)→基本部件。然后,可以依据设计意图重新设定基本部件的形态特征,将其按模数关系规范化,再按逆向思维通过部件之间的有机组合生成具有新的视觉风格的字根,字根与字根间的组合又生成了符合设计意图的新的文字,从而将原始的字体进行了重编码,过程示意图:重编码 基本部件(重新设定再进行组合)→字根(进行组合)→文字。因为甲骨文是一种表意的图画文字,所以它既具有图形的物象特征,又因循了文字的缜密的建构体系。而由甲骨文字的构造规律归纳而来的这套编解码规则也同样具有多重的功用,不仅适用于字体设计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图形设计域。
部件解析示意图




部件即笔画或笔画的一部分,是构成字根的最基本元素。部件的特征选取也决定了最终的生成系统的风格与形式。 甲骨文字,取法自然,运用象征性的线条描摹世间万物。在设计中,我有意忽略了书写材质的限制以及书写人的个性化风格等诸多干扰因素,而着重突出其物象之美,并以现代人的审美思维为参照系,以重新构建一套规范化,模数化的符号系统。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下一页 源于甲骨文的再生符号系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