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2.0惊艳了很多人吧。敢于拒绝google一亿美金的收购,果然有留一手:)
她的创始人Dave Morin说新版不久就已经超过150万人下载,而老版一年才突破了100万关口。用户一天内在新版分享的内容超过老版一年的内容。
path2.0之后带来的用户量和活跃用户的暴增最大的功臣莫过于界面设计和体验上的不俗表现:
1、产品定位的转变引发UI设计的调整
path1.0的时候大家似乎还没有看出她和instagram等等一系列社交软件明显的差异化。path2.0已经将定位清晰表达出来了:和亲密好友分享生活日记的app(Path is the smart journal that helps you share life with the ones you love)。
虽然她在可添加好友数量从50暴增到150,但无论是睡眠、起床之类的个人信息分享,强化的timeline feed样式,还是只有昵称没有头像的简约,都传递出她希望和亲密的人分享自己生活日记这一中心。
在界面表达上,设计师也传递着这一核心定位:

对比path1.0的图标,2.0在UI上做了日记本隐喻的处理

loading时候,如日记本打开的翻页效果
2、突破ios瓶颈的架构方式

path1.0 vs. path2.0
在整个path的改版中,最为惊艳的还是她突破ios的一些制约,创新的一些架构模式。
在path1.0时,底部还是采用非常传统的tab导航方式。架构上也普普通通没有新意。

由于手机屏幕尺寸和手指碰触的限制,44*44像素的最小触碰尺寸造成了底部导航tab只能放少于等于5个。这对于功能的扩展造成了限制和瓶颈。
path2.0完全颠覆了iOS guild line的模式,采用三屏模式(左屏、主屏、右屏)

同时架构上凸显了这种方式具有的极好的扩展性。


可以假想,path在设计之初也面临添加各种其他动能(比如音乐、地点、和谁在一起、起床睡觉)时候面临,中间的拍照键不好满足的情况。因此,采用这种三屏模式,极简了主页面,主屏仅留下feed展示,和添加功能。将导航放入左侧的屏幕,增加了未来的可扩展性,同时也保证主屏幕清晰的内容:动态展现和添加我的动态,还有最新的消息提醒。

她深知对于消息来说,新增的消息才是重点。一方面在主屏底部显示了最新一条消息的摘要和未读消息的数量,另一方面把全部消息收在左屏的activity里面。
出处: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path 2.0的华丽转身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