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语义识别
通常图形界面中的图标在方寸像素之间来说明它所包含的复杂对象,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因此需要适当去除图形的杂音信息,保留图标中简明扼要的信息,让用户关注在应该被关注之处,不是信息量越大越好。

Scott McCloud在《Understanding Comics》一书中对动画形象的分析,卡通形象的普适性说明了卡通程度越高,能代表的人群就越多。因此图标的形态简洁程度与细节的取舍决定了图形所能指涉的对象的范围。如图图标的高识别性区间落于写实性纬度的中间,也充分说明了图标过于简单或复杂,会扩散或减小指涉范围,必须平衡好这个度。

共时性与历时性
共时态即指一段时期内,同一个符号具有不同的指涉事物;历时态经历了长时期的变化,不同符号指涉同一事物。图标设计中的历时性体现在基于文化特征下的图形符号隐喻,这里有两个屡试不爽的例子。例如软盘的图标一直以来表示存盘,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存储”这个概念,在实现世界中经历了软盘、硬盘的符号演变。2010年最为受争议的iTunes 10 图标,用了很多年的光盘介质被替换为没有特别指涉的圆形质感符号,这恰好说明了整个软件在服务方面的定位调整与目前的图标符号更为相符。

图形语言的语法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欧芬巴赫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J.格罗斯(Jochen Gros)教授从事了一种新的图形语言的探索。该课题试图探讨将自然语言的词法和句法规则相适应的图形符号来构建一种视觉语言。这个系统做到了呈现线性的图形序列是可读的,并且作为图形符号组成的文本是流畅的。这一图形语言系统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因素,顾及到了欧洲以外图形语言的不同逻辑性。同时它相比之前的一些交通符号系统或者建筑导向系统标识图形,在意义内涵上表达的精确度都有很大提高,使跨文化跨国际的全面快速高效的人际交流成为可能。这套图形语言系统中分别用粗细线来标明图形中的文本语境、动词、形容词、主谓宾等结构。

出处:Tencent CDC Blog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浅析图标的微观世界:从符号学说起 [2] 下一页 浅析图标的微观世界:从符号学说起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