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作品转载都已得到作者授权,转载请先联系原作者
张伟 网名:Rokey 来自团队:eico studio 个人主页:www.rokey.net 知名UI设计师,关于他个人的介绍有很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这里让大家来了解一下eico studio这个优秀的团队
蓝色理想:首先祝贺eico团队在这次GUI国际冠军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可否介绍一下这次比赛的eico参赛团队,包括成员和分工? Rokey:谢谢你的祝贺,这次我们一共找到了6名志同道合并且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一起参与到StarDock 公司举办的GUI大赛当中,他们分别是来自2S-space的设计师Kiro, Coffee, 我的老朋友Ricky以及Albin和Brisy。另外我必须提到的就是国内著名的系统美化方面的专家JJ.Ying,在整个过程中给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的2套主题全部是由他帮助我们完成的,同时他自己的作品也获得了很多奖项。 团队创作过程中的分工很明确,在比赛开始初期我们就制定出一个紧凑的实施方案以应对这次的比赛,首先从计划阶段到创意开拓阶段,我们是6个人全员参与的,在确定好我们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与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后,我们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负责两个不同视觉导向的设计,(Brisy和Albin负责一组和Kiro, Coffee 以及我部分负责的第二组设计,Ricky属于机动人员随时可以帮助与参与任何一组的设计),在比赛后期Ricky也自己单独承担了另外一套风格的设计 ,我个人更多的职责是组织,反馈与保证准时提交的工作。 有两个关键词我想是从始至终贯穿我们的设计过程的,那就是” 团队作业” 与”作品易用性” 。 我们在一个月当中一共完成了6-7次小组会议以阶段性确认设计成果与意见反馈,我们不希望每个人零散的工作与创意,否则,这就完全丧失了大家作为一个“团队“参赛的必要性,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碰撞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我们从这一点获益的结果就是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保证作品的可用与易用性,我们不希望我们的产品是一个令人赞叹但3个月后就跑到垃圾桶里的作品,我们希望我们的作品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留在我们的使用者电脑中,可以给他们舒适与易用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我想我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 最佳易用图标奖:Kiro!在我们的意料之内。
蓝色理想:可否谈谈你对这次比赛的获奖作品的看法?和两年前的获奖作品相比,在风格上有何不同?这是否又代表着图标的发展趋势? Rokey:两年前我获奖的图标,现在拿来看会有很多值得进步的地方,谈到图标设计整体进步与趋势,我无法从这次比赛看出,原因就是我要谈的关于比赛的权威性,我并不认为这次比赛可以“名义上“称之为国际比赛,因为从两年前到这次的比赛,都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没有参加,而这次比赛我看到更多的是中国设计师的身影,所以我看到的是中国设计师进步的速度,我想不仅仅我会吃惊,所有没有参加比赛的优秀设计师都会震惊,我为他们骄傲。但同时我希望很多人看到一个客观的现实:这次比赛并不权威,至少还没有聚集到我认为满意的竞争对手,(毕竟只举办了两次)我也希望这个比赛可以继续成长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设计比赛。
蓝色理想:两年前,由于韩国模板的盛行,很多人认为图标只是点缀,你有何看法?你觉得图标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充当何种角色? Rokey:在软件中图标的作品根据使用会有很多含义,我可以想到的几点比较重要的是:阐述,功能,暗示,提示,引导,色彩的点缀等等
蓝色理想:你觉得图标设计过程中,可用性和创新哪个更为重要? Rokey:我认为实际应用中可用性更为重要,但针对这次比赛,(上面我谈到我们的目标)这只是我们选定的方向与优势,并不代表创意与夸张的表现不好,他们是另外的视觉阐述方向,针对这次比赛非常棒,我个人非常喜欢thinkcear作者的Mr.noMustache(应该也是一位中国设计师)
蓝色理想:很多设计师都知道你目前在微软亚洲工程院移动设备组,可否谈谈移动设备的UI和电脑软件的UI有何不同之处? Rokey:说实话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哈哈,不过总体来说在手持设备上我们受到很多的约束,但也带来很多挑战,比如显示设备尺寸,低分辨率的可识别性,输入输出设备的易用性等,但伴随而来的是很多创新的思维与解决方案,我们乐此不疲。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feng4ever
上一页 下一页 采访eico负责人Rokey[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