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这样的权衡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决定,但对于这样的设计我们还是得提出很多疑问:
- "到底有多少用户是要点按钮去确定搜索操作的呢?",记得曾经看过某个统计结果这个数据应该是"21%左右"
- 如果把点按钮确认操作的用户看作为初级用户,那么初级用户是否会明白google这样的一个布局的逻辑?(不要狡辩说:初级用户可以不理解,反正他们基本不需要这个选项)
- 需要语言选择的用户中会有多少用户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在已经点了搜索后发现还可以选择语言? 我猜测这个比例不小,我自己就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 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 我相信一定会有的
6、今天在有人再次让我猜测google为什么会这样干的时候,我大胆的给出了一个确定答案: 大多数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蹩脚的界面,他们会感觉到不爽,但不会主动说出来他们的不爽感受。 因为当他们在点了按钮以后又发现还有其他可以做的选项时他们大都会这样对自己说:"原来这里还有一个选项,他怎么能放在后面呢?”“可能是我太笨了才没有发现,说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嘿嘿,下次就知道这里可以选择了"。 ...
7、也许yahoo的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虽然提交的按钮还是在语言条件的上面,但把按钮放到左边至少我们可以解释为"左边为条件"然后去右边确认,对于用户的浏览习惯来说也没有太大的违背。 (不过我对yahoo的“英文网页”选项表示置疑,有多少这样的需求呢??)
8、也许在首页不要这个选项,在结果页像yahoo这么干也不错 也许 压根 就 不应该有这些问题出来! 压根就可以把某些多余的东西再去掉。。
9、我刚刚翻看了google多个不同语言的站点,好像除google.com外其他站点都是这样的设计(日本、韩国、等等)。
10、关于"Google 搜索"这个按钮 在上次说到IM的"发送"按钮时我说我不赞成有这个按钮,因为它实际上虽然“节省用户第一次使用的培训成本”但却让不小一部分用户(<21%?)耽误了所有使用过程的效率,作为极其常用的IM来说这一定很容易权衡。 “宁愿让用户拿1分钟来学习,但不能让用户拿一辈子来承受” 话又说回来,如果现在真的让我设计一款IM我想我多半还是不敢不设计这个按钮的。因为要承担的压力可能会太大太大.. 不过我依然坚持我的思路和思维过程。
有人说google的这个尝试是一个失败的设计。我没有完全赞成,因为起码我喜欢他的首页,没有"Google 搜索"这个按钮的首页。。。 (这个变化起码提高了那21%的会习惯去点“google 搜索”按钮的用户的效率) (但,那个当初让google得到很多人性化好评的"手气不错"现在似乎成为了改革中的一个小..)
PS: 媒体报道"李开复:4个月后Google中国将再无本土化破绽 ", 我不大相信这句真的出自我曾经敬佩的开复老师之口;因为现在类似这样连上下都会搞错的问题在谷歌的任何一款产品中都能发现,更不要说更多的本土文化本土用户特征等问题。。 (再比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对比一下中英文站点的输入框和按钮的行间距问题:英文站点输入框和搜索按钮的行距很近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视觉上也是合理的;但是中文站点的输入框和搜索按钮行距如此之近就显得有些难看的...)
经典论坛讨论: http://bbs.blueidea.com/thread-2687354-1-1.html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谷歌的设计逻辑 [1]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