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模式的缺点:
缺点一.展示其他人的空间信息变得很受局限。 只有右侧栏可以显示当前空间的内容。当前空间(某个客人空间)的信息不能再做页签式的导航了。也就是说,不能显示成下面这样:

因为在左侧已经出现一套ABCDEF了,再在右侧出现当前空间主人的ACD,就混了,“要看这个人的A栏目内容,到底要点哪个A?” 关于这个主人的信息有很多很多,又不能用页签式的导航,要展现这么多信息自然吃力。当前主人的空间的二级栏目就只能加个“返回首页”的链接了,象下面这样:

这种“返回首页”类型的导航没有明确的展示出当前页面在网站中的位置,用的多了,看着就比较晕了。
缺点二.给主人自己的导航比较混乱。 上面提到需要给主人一个首页,用于显示所有和他相关的信息。除此以外,主人还需要知道别人看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Facebook就给这两个页面分别起名叫:home 和 profile :

看到的效果就是我有两个主页,一个是给我自己用的,另外一个是别人看到的样子。也就是,主人模式首页和客人模式首页。
主人模式或客人模式又有很多共同的功效,比如:有好友在我的相册里写了一条评论,我可以在 home页中查看到,点击后进入相册:

也可以在profile中主动点击进入相册发现这条新评论:

这两个主页再加上上面提到的“返回首页链接而不页签”,实在就是够乱的了。在这里面转经常感觉像是在酒吧中灌下若干喜力后找洗手间的情形:东撞西撞的一眼看到了“洗手间”的牌子走进去就对了。下次再去还是不知道洗手间在什么地方。
对比两类构架:
对比两类比较典型SNS的信息构架模式,可以看出,第一种“个人空间+社区平台”模式,结构简单,但交流不畅。在越来越强调用户间互动的大潮下,这样的结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种 “一体化”模式,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浑然一体,在用户交流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引导,但也是因为这个“浑然一体”,使得导航起来比较痛苦,结构看上去混乱,用起来迷糊。我相信,即便是除去英文这个语言因素,也没有谁敢说自己一上来就能很顺手的使用这个网站,总是得要学一阵子,还不见得能学明白。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8/6051.asp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Facebook的特别之处是什么?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