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设计理论 > 创造设计中的优雅与节奏
整整合合——Integrated Design 回到列表 sns视觉设计分享
 创造设计中的优雅与节奏

作者:gg 时间: 2010-04-27 文档类型:合作网站提供 来自:

第 1 页 创造设计中的优雅与节奏 [1]
第 2 页 创造设计中的优雅与节奏 [2]

d表示距离,总大小是屏幕的宽度。F是帧数,按30fps这个过程大约0.4秒。我们可以看出,趋势上是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它的背后定对应某一函数曲线,而一般这种运动曲线可以应用三角函数sin实现,但这里它更像是sin的平方根(这个猜测应该不准确,还请了解iPhone SDK的同学指正)。

如果以上可以作为iPhone体验上优雅的一个点,那么iPhone优秀的体验就是有这些点交织出的平面。我们将这部分工作更进一步,来看一下iPhone的主界面交互。iPhone的主界面模拟了一个有弹簧卡扣装置的物理表面。(想象每个屏幕后方都是一个半圆形凸起,有一个带弹簧的探针压在两个屏幕中间的缝隙上)。它最大限度的贴近物理世界,去符合我们的经典思维。

延伸一点,如果你是Apple的交互设计师,会怎样定义iPhone主界面的交互呢?“跟随手指运动,左右滑动切换屏幕,边缘处反弹”。如果是这样的命题,我想工程师不可能做出我们今天可以感受到的Apple的用户体验。我们排除掉点击图标,调整位置等等交互点,单就手指切换屏幕一个操作来说:首先手指触及屏幕,看上去屏幕会同步跟随手指移动,这并不准确,实际上手指移动了一定距离后屏幕才开始随动(有iPhone的同学可以试用一下,android同理),这个距离在2mm左右,而后,左右滑动,滑动就会切屏?也不尽然,要看手指离开屏幕时的瞬时速度,大于一个值会切换,此时屏幕按释放时的速度加一个摩擦力继续向前,到达边缘反弹。如果小于这个值(静止释放时瞬时速度是0,也在此情况之中)要看当前拖动的屏幕是否超过屏幕宽度的二分之一,超过切屏,没超过弹回,此时都是在释放速度之上添加加一个加速度,到达边缘返回。另外还要考虑在两个最外侧屏幕操作时行为有什么不同,以及释放后屏幕仍在运动中时再次操作的屏幕行为。想必真正列下来将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程图。端木说到,他在Apple工作时并没有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位,工程师做了绝大部分工作,我们便越发的清楚原因在哪里。

没有时间去做iPhone的界面模拟,但先前我用AS3模拟了Hero主界面的一些行为,以下视频可以作为参考,其中图形界面是由BLIZZARD同学完成的。请见以下视频:


http://cgi.video.qq.com/v1/videopl?v=6OyBwxNBkSj

接下来说一下Bang&Olufsen这家丹麦世界级视听品牌给我的启发,macbook pro 右侧是B&O BeoCenter2 cd播放机,发烧友一定对它耳熟能详。轻按一下,它光滑的椭圆形表面会展开成两翼,上盖张开,cd抬起,仿佛我们记忆中某种灵异的生物。审视它的优雅,我们会发现:效率不再是优先元素,而仪式感被大大提前了。就纯粹的可用性而言,它比不过一般的cd机,而它的体验更多的集中在它的仪式感之上。相比Apple这种大众产品所具有的优雅,我把B&O归结为小众的优雅,因为它可以抛弃效率,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感觉这种优雅可以应用于我们设计的高端应用当中。工业产品的元素也许不容易应用到我们现在的工作上,还好B&O同样提供了一个与其产品风格类似的播放器BeoPlayer,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来试用,体验一下B&O式的优雅。希望也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在设计高端应用时,回忆一下B&O的仪式感。

提到Muji CD机,不得不说到深泽直人(Muji CD机的设计者,也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师之一)CDC博客关于深泽直人的一篇转载文章“意识的核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式的思考,在这里,抛开Muji CD机极具创意的外形来看它的播放过程。它只有一个向下拉的操作,极致简单的设计美学。另一方面它,打开开关,它并不会立即启动,而是间隔一下,音乐随即开始,设计师仿佛在营造一种声音从远方传来的意境,亲切而舒适。我想这就是节奏的一个表象,实际上这种稍显延迟的设计也同样出现在07 iPhone发布时的一个场景,Jobs听着音乐而此时他的同事打来电话,音乐缓慢落下转换为铃声,到通话结束,一个小的间隔之后,音乐响起。类比前面的两个例子。Muji CD机的,功能会让位于设计,如将曲目切换,音量调节被放置在不方便操作的位置,这种强调设计意志的产品有时会给人一些设计师孤芳自赏的感觉,所以可以将这种优雅比作是设计师式的优雅,当我们的团队有了足够和行业领导力以及顶尖的设计水平之时,便可以尝试用这种设计师式的优雅去引领潮流。

顺应了趋势,找到了新的设计点,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没有解决,用户体验得到重视的结果就是老板,工程师都过来做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师怎么办?既然大家都来抢饭碗,那我们也主动出击好了,这虽然是调侃的说法,但却是我能给出的最切实的建议。这一点启发源于我以前的同事及前辈刘颖,在解决产品团队协同的问题上,她给出了我认为最合理的的方案:去了解团队中各个角色所作的工作,交互设计处于产品链条的最中央,就更有义务去做好这样的工作,试着做一些用户研究,试着做一些开发工作,一有助于自身专业能力的认可,二有利于提高团队效率。当交互设计师成长为中坚力量之时,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原文:http://cdc.tencent.com/?p=2424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10/7545.asp 

出处: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创造设计中的优雅与节奏 [1]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链接
交互设计实用指南:"有效性"之"可及"
网页设计中的对比原则
交互设计实用指南:操作入口明确
内容适应形式
浅谈信息可视化
关键字搜索 常规搜索 推荐文档
热门搜索:CSS Fireworks 设计比赛 网页制作 web标准 用户体验 UE photoshop Dreamweaver Studio8 Flash 手绘 CG
站点最新 站点最新列表
周大福“敬•自然”设计大赛开启
国际体验设计大会7月将在京举行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标志征集
云计算如何让安全问题可控
云计算是多数企业唯一拥抱互联网的机会
阿里行云
云手机年终巨献,送礼标配299起
阿里巴巴CTO王坚的"云和互联网观"
1499元买真八核 云OS双蛋大促
首届COCO桌面手机主题设计大赛
栏目最新 栏目最新列表
国外创意名片设计欣赏
情感化界面
线下项目工作流程(归纳篇)
线下项目工作流程(分析篇)
简约而不简单-Practise平面设计
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优秀名片设计
专题头图的秘密武器
别让UED忽悠你(2):多少钱一斤
别让UED忽悠你(1):天生的矛盾
>> 分页 首页 前页 后页 尾页 页次:2/21个记录/页 转到 页 共2个记录

蓝色理想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若有侵犯作者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修改。

您的评论
用户名:  口令:
说明: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不是本站会员,你可以注册 为本站会员。
注意:文章中的链接、内容等需要修改的错误,请用报告错误,以利文档及时修改。
不评分 1 2 3 4 5
注意:请不要在评论中含与内容无关的广告链接,违者封ID
请您注意:
·不良评论请用报告管理员,以利管理员及时删除。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本站发表的作品,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推荐文档 | 打印文档 | 评论文档 | 报告错误  
专业书推荐 更多内容
网站可用性测试及优化指南
《写给大家看的色彩书1》
《跟我去香港》
众妙之门—网站UI 设计之道
《Flex 4.0 RIA开发宝典》
《赢在设计》
犀利开发—jQuery内核详解与实践
作品集 更多内容

杂⑦杂⑧ Gold NORMANA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