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供任务的并行完成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
交互流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关键子任务,如果用户在此任务中遇到困难,会对接下来的操作有影响,这往往会造成整个交互行为效率的降低乃至交互中断。
针对这种关键任务,我们可以尝试提供并行的任务完成路径。

例如资源类手机下载网站(如游戏),一般需要先进行机型适配,以使资源列表适合当前机型。通常网站会提供:搜索机型适配、按品牌适配、按平台适配等多种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快速完成机型设置这一任务。
4. 减少具体操作行为的数量。
除了减少任务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减少具体操作行为(action)的数量,这些具体的操作行为通常包括点击、长按等。

例如:
- 掌上百度提供了快速翻屏的功能。通过点击左右方向键,用户可以快速地翻屏,相对于每个链接的逐次点击,交互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 某些网站提供了页面内部和板块之间的快速跳转功能,点击后可以实现区域的快速跳转。这种设计同样也减少了点击操作的数量,提升了效率。
5.考虑用户和设备状况。
实际操作中,用户的操作行为不会像GOMS模型那般理想。交互效率的提升也需要考虑用户和设备状况。

1)新手用户和熟手用户。
- 针对新手用户提供操作指导,帮助新手避免错误,快速完成任务。
- 针对熟手用户提供快捷操作方式,提升单位任务的交互效率。如Mercury浏览器为用户提供了弹出式工具箱,熟手用户可以高效地进行一些页面的基本操作。
- 启动画面或状态栏提供快捷操作提示,促使用户从新手向熟手过渡。如QQ的登录页面和状态栏会不时向用户展现快捷操作提示。
2)认知时间。
- 将重点信息和需用户操作的信息突出,或置于页面顶部,减少用户认知和摸索时间。
- 通俗、简洁、准确的页面信息,便于用户快速理解。
3)用户的网络和设备性能差异。
- 移动设备往往需要上传或下载数据;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明显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交互效率。
- 设备的性能差异也是效率研究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同环境下性能更优的处理器、更大的内存、灵敏度更高的屏幕通常可以帮助用户提升操作效率、减少等待时间。
理解移动产品交互效率有什么价值?
- 了解影响移动产品交互效率的常见因素,在设计时给予特别的重视。
- 对关键任务提供并行完成路径,避免独木桥式的设计流程。
- 可用性评估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检查。
总结:
移动产品的交互效率涉及到的因素众多,本文尝试从任务、操作行为、用户等角度对常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其中对用户本身的一些特性(如认知方式、愉悦度)还待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欢迎大家讨论~
本文链接: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11/8265.asp
出处:MUX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浅谈移动产品的交互效率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