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经被迫背了一首晦涩高深的诗词,却一头雾水呢?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用“隔与不隔”来区分诗词的高下: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写情如此,方为不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遣词做作,多用代字(如用“桂华”代“月”),便是隔;语语都在目前,感受真切,便是不隔,才能“境界全出”,更好的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区分网站或软件的高下的呢?关键就在于信息的传达有没有很好很爽快的传达给用户。“隔”着的网站是这样的:

失败的用户体验会挫伤产品价值,而顺畅的用户体验却能更优的展现产品价值,避免用户去猜、去想、去等待、去迷茫。所以我们需要:
先想明白用户要干嘛
除非是专业人员,没有人会为了研究你的网站或软件做的有多“好”而来使用你的产品。用户最在乎的是产品有多效率、服务有多周到、能帮助他们获取多少信息。
如果你提供的价值无法回报他们投入的精力或金钱,那就会杯具了呀 ( ⊙ o ⊙ )!
炫、酷的交互体验或是视觉效果虽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在最常用的功能中,如果信息的呈现过于迂回,不够爽快,就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保证交互过程简洁流畅、符合用户的习惯。
第一时间让用户察觉
想明白了用户究竟要干嘛,我们就应该爽快些,避免“隔”着呈现信息。 这里会有许多设计技巧,以下取其中几个略作介绍:
1. 只在必要时使用动画
过多的粉饰不仅会降低响应速度,更会破坏信息的呈现并干扰用户。 在页面布局发生变化时,使用恰当的动画可以使变化显得不那么唐突,向用户解释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所处状态的变化。例如苹果的Time Machine在切换不同时间的文档预览时,会有前后堆叠的动画效果,以更好的呈现先后逻辑关系。

出处:Tencent CDC Blog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隔与不隔——爽快传达信息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