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我们来说一些很小的东西,相当小。不过先说一个故事:
这天晚上,你打算出去下一次馆子,就行动了,找到了一家新开的小店进去坐了下来,服务员很殷勤的走了过来问你想吃点什么。 你问:“你们有什么好吃的么?” 答:“我们有黄豆与可食用菌落群酿制剂与 Carassius auratus 共同高温加热制成品;大豆蛋白经氯化镁、硫酸钙、氯化钙及氯化钠作用固化物与Carassius auratus 共同长时间高温加热制成品;单独Carassius auratus 于蒸汽环境高温加热制成品。” 你当时就囧了,仿佛你所在的并非人间。然后隔壁桌的 CDC 的哥们儿告诉你,其实就是红烧鲫鱼、鲫鱼豆腐汤和清蒸鲫鱼。 你说:“好吧,我都想试试。”。 然后服务员下去了,不一会儿,服务员走回来了,说:“先生大事不好了!1号厨师把醋当作酱油了!2号厨师在给鲫鱼开膛的时候把鱼胆扎破了,鱼肉变苦不能吃了!3号厨师的压力锅爆炸了,鲫鱼下落不明!另外我们的食材配送员刚才遇到了车祸现在正在医院抢救!” 你开始思考这一套杯具的背后有什么含义,CDC的哥们儿告诉你,其实就是说“放弃吧,鱼没了。” 你准备走了,服务员却叫住了你:“先生请付茶位费100元。” 你愤怒和忧郁的问:“这个怎么没有提前告诉我?” 服务员很淡定:“餐具的包装上有一行精致的灰色小字先生一定没看到。” 你想要找证据,可是餐具的包装早已被扔掉了。 于是你只好微笑着问服务员:“您想知道我右手有多大力道么?”
这是一个关于自然描述与自然任务的故事,看起来就好像用来骗稿费的三流小说。 就好比故事里点菜的情节一样,我们的绝大部分用户是不带技术词典过日子的。所以使用符合用户习惯与场景的自然描述是无障碍设计的必然要求。

这已经是一个很广为人知的原则,从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交互设计的时候它就存在,大家都明白一般情况下不要对用户使用专业术语或者不通用的俗语,比如在内存溢出的时候跳出一个写满了各种代码的对话框是很不推荐的做法,又比如在填写表单时警告用户“此字段已存在于数据库中”之类的话也是让人相当郁闷,这方面设计师们都做的很好,而且更多的畅游在专业术语中的开发人员们也渐渐能够在开发和沟通中主动使用自然的描述。(请原谅我这么说,但是一段时间之前的确不是这样的,这让交互设计师们都很郁闷。)这个就不多说了。 在此之外,某些情况下自然描述并不能完美的搞定某些场景和任务,自然描述一般来说是措辞上的原则和技巧,针对任务场景和流程的优化原则我管它叫“自然任务”:

出处:Tencent CDC Blog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自然描述与自然任务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