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这篇文章之前:中文网页字体的窘境
在国外的设计师幸福地讨论着如何不用图片进行字体替换时,当Google Proudly地提供越来越多的web fonts时,使用中文的网页设计师只能发出一声叹息。中文世界的网页字体窘境,不仅仅是由于中文符号过多造成的字体文件过大这样的技术阻碍;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根本就没有几种可用的好字体。
一方面,尽管一些中文字体提供商也在致力于提供不同平台的解决方案,字体价格还是贵得令人乍舌,方正字库的年费高达万元,这对普通设计师来说很难承受。另一方面,制作中文字体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几千个符号和26个拉丁字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使用正版在中国一直是会呼吸的痛,花大力气做出来的字体,拿不到多少钱,这又降低了制作好字体的积极性。
中文网页的常用字体,过去只有“宋体”,现在微软增加了“雅黑”,但“雅黑”还算不上安全字体。在迫不及待地使用雅黑时,我们仍然要注意降级问题。由于雅黑的字体大小、字距和宋体都有区别,我们需要注意降级后,各个用户代理在排版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使用非标准字体,最好的方案依然是图片替换。关于图片替换术已有许多文章论述,方法也各有优劣,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
- 可用性:注意在无CSS或无图片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尽量减少额外无意义的标签。
- 图片负载:利用GIF、PNG8、JPG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作替换图片,能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图片尺寸。在几种格式中,首推PNG8,即使在IE6中它的透明背景也能被正确显示。PNG8使用的技巧是,输出时把“杂边”设置为和背景接近的颜色。
总而言之,中文网页的字体,还没有接近完美的解决方法出现。就像下面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的,完美不值得等待,只有积极地采用更新的技术,创造更好的作品。而无论中英文字体,是否采用非标准字体永远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设计师对字体的理解。我们能否理解每一个字符方寸笔画之间的蕴含的意味,并适当地用在设计中,这是我们这些相对落伍的中文世界设计师要艰难完成的任务。
============翻译开始的分割线=============
原文地址:http://webdesign.tutsplus.com/articles/typography-articles/a-web-designers-guide-to-font-replacement-methods/
受够了Arial?厌倦了Times New Roman? 文字替换术(font-replacement methods)在过去的两年中发生了显著的改善,但如果你没有持续关注这项技术,往往很难说出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这篇文章将讨论现今可用的不同的文字替换技巧。
我们将探讨每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字体使用授权,以及网络上最好的字体资源,以便于你能在自己的网页设计中开始使用它们。
出处:Seemeloo西米露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网页设计师的字体替换方法指南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