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网络礼品盒,每位用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礼品盒,按照所谓的习惯用法,被称做“我的礼品盒”。上面看到的这个界面是我收到一份礼品时看到的,页面上部的两个小盒子里是两件礼物,下面的粉色框是礼物卡片,“这两个是你想要的QQshow么?”这句话是送我礼物的人写的。
请注意右下角的按钮“去我的礼品盒”?去谁的礼品盒呢?实际的功能是去我自己的礼品盒,这样可以查看这两件礼物是否确实已经放到里面去了。但是,上面卡片里说“这两个是你想……”,虽然主语不是这个网页,但是,谓语是我。下面突然变化了,“去我的礼品盒”了,难免让我觉得会进入送礼人的礼品盒。
这里的出现的问题已经不是阅读起来有点儿别扭的问题了,而是有可能误导操作了。
一个更加误导操作的例子: 我要访问某一个好友的Qzone空间,只需要点击QQ中他的个人资料卡上的那个Qzone链接,但是,如果这个好友并没有开通自己Qzone,此时,我会看到这样一个页面:

再重复一下,这是我点击过对方Qzone链接后看到的页面。看到这个页面,我的第一反映是点击绿色的按钮---“进入我的Qzone”。我点击的是好友的Qzone链接,我预想着将看到这位好友自己的主页,那个页面的主人应该是这位好友,那个页面中的主语“我”自然也应该就是这位好友他自己。现在有这么一个按钮“进入我的Qzone”,那当然是他在说话了。而实际情况是,我进入了我自己的Qzone。
作为产品的设计者、提供者,我们是站在网页后面的人,如同银行中的业务员,商店中的售货员,列车上的乘务员。我们通过网页间接的与用户交流。
我们对用户说:“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网站,可以帮您做这个,还有那个。您在这个网站里可以拥有一个属于您自己的空间,如果您愿意,我可以带您进入您的空间。在您的空间里,您可以建立自己的相册。当您的朋友访问到您的空间时,他(她)们会看到一个完全属于您的主页,其中当然也会显示您的相册。朋友们将看到相册的名字是“我的相册”这是我们事先帮您起的名字……”。
当然,也有很多网站设计者已经意识到了“我的XXX”这个问题了。比如amazon.com中的“Your account”、“Your Lists”,Flickr中索性就把属于用户自己的栏目叫做“You”。
如果你的网站还没有象yahoo那样著名,其中的个性化栏目还没有象My Yahoo!那么深入人心,或许可以考虑把网站中的“我的XXX”改成“您的XXX”。
然而,现实却不得不让人痛心,恐怕QQshow商城中“我的QQ秀”这个称谓还要继续使用下去。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是"你"?是"我"?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