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从视觉设计的角度为文革视觉文化梳理出一个简要的脉络,用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概念对其进行重新的整理和归纳。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对文革视觉设计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作出详细的阐述,分析如何在继承文革视觉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品格,并预测文革风格视觉设计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的未来发展可能和趋势。
文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文革视觉文化"是指文革期间存在的视觉文化。一切在文革期间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共同构筑起文革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则是指围绕着大量文革所遗留下来的视觉资源,运用设计的手段对文革视觉文化进行再利用和再创作而产生的视觉设计。只要是视觉所及的设计作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大量包含有设计意识的艺术作品都属于此类。
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并不仅仅是对历史上存在的文革视觉文化的一次简单的反刍,而是要使后者在意识形态社会向消费导向型社会转变过程中跳脱政治意识的束缚,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在商业化的视觉革命中重新达到审美愉悦,并成为塑造具有中国特色视觉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文革视觉设计到目前仍不是潮流性的视觉风格,本文重在分析目前发展的状况和特征,并昭示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可能。
如果用现代设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理论来归纳和研究文革期间特殊的视觉文化,总体上可以将此看作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意识形态视觉识别系统,即所谓"文革视觉识别系统"。这和我们常说的企业形象设计中的VI有很多相似之处。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是事后归纳总结出来的视觉集合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意识形态视觉系统,缺乏整体上精确的控制和规划。利用视觉识别系统的模式来整理和分析文革视觉文化,有助于用系统的观点来审视文革中传统绘画和大众视觉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将美术与设计两者统一纳入到"视觉识别系统"的语境里,从而有助于总结归纳最能代表文革的典型视觉形象。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也有相配套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规范系统。 "党内走资派"与"大民主"是毛泽东的文革理论的两个主要概念,也就是"文革理念识别系统"。"文革行为识别系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偶像崇拜"和"造反运动"。

"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标识核心部分应该是毛泽东的头像;标准字体就是毛体,标准颜色是红色,辅助色是绿色;辅助图形比较重要的是如红太阳,向日葵,红旗等。"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组合规范主要是指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组合搭配上,图形之间的语义联系和使用规范是非常程式化的,"文革视觉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传播到了整个国家里方方面面所有的视觉媒体,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宣传画,连环画,像章等大众传播领域。
出处:设计在线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下一页 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