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视觉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视觉心理和趣味的养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感,但又经常不自觉热衷于宏伟叙事型的视觉语汇;另一方面是群众性的视觉运动使易于理解的写实风格得到延续,视觉审美趋于保守,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成为最受欢迎的风格。文革的体验是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具有的,它至今仍部分地控制着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话语模式,只不过逐渐褪去了以往刺目的政治外衣,而以商业文化的潜在面目出现。
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即是指围绕文革文化资源所进行的视觉设计或是其他具有设计性质的视觉艺术。文革风格视觉设计的手法主要是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出现为文革风格视觉设计的出现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引导和解释,是文革风格视觉设计之所以成立的思想逻辑前提之一。通过解构文革视觉元素,将其从意识形态语境中解脱出来,消解其中的政治意味,作为其他概念的表征出现,或者干脆赋予全新的涵义。通过这样的分解组合和打散重构,文革视觉元素改头换面,以后现代的面目重新出现,以期符合新时代的审美和观念,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当代的文革风格视觉设计与大众文化亦联系密切,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和大众文化的结合,使其从政治话语权中赎身,盘活了文革遗留视觉资源,重新回到通俗文化的状态,获得了广泛的时代品格和视觉生命,为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合理性的获得提供了新的依据。大众文化性格的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基本分为三类形态,一是文革中前卫激进的一面被置换和挪用为对官方权威和主旋律文化的叛逆;二是将文革视觉文化置入目前的时代语境之中,以两者间强烈的对立反差来赢得视觉上的巨大冲击;三是将文革视觉文化的装饰风格衍化为另类的文化时尚,以怀旧的方式唤醒受众内心深刻的历史记忆,获得视觉和装饰趣味上的认同感。

前卫艺术方面,王广义是利用文革图形进行前卫艺术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政治波普"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大批判"系列即是将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形象,大批判宣传画和红卫兵战报刊头等文革视觉元素与西方经典商业品牌的标志组合在一起。王广义的这类作品综合了美国Andy Warhol式大众文化的波普风格和文革视觉文化,用油画的手法模仿丝网印刷的效果,取消笔触,剔除绘画性。通过解构文革的政治符号,消解和反讽文革神话乌托邦的虚幻,肯定了新的消费主义商业势力,敏锐的感知并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话语力量与商业流行话语力量之间相似的美学特征。
吴山专则是运用文革文字进行前卫艺术探索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是对于文革文字的滑稽模仿和嘲弄戏谑,致力于将充斥着假字,错字的日常琐碎语言以涂鸦式的大字报形式表现出来,黑体字演变为极为随意的书写,创造性的转换出一种有个人特色的话语方式。吴山专解构了文革话语的根本,把底层最为通俗的群众语言用大字报和红海洋的视觉手段铺天盖地展现出来的做法彻底解构了意识形态不容怀疑的真理感和神话霸权色彩。他的艺术直接脱胎于以大字报,标语,毛语录为代表的文革视觉文化,也深刻的折射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写权力欲。
出处:设计在线
责任编辑:moby
上一页 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 [3] 下一页 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