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噪比,是指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的比值。如果信息能够有效过滤,信噪比高(甚至非常高),那么信息爆炸不仅不是坏事,反而还将大大拓展我们的眼界,提高生活的深度。
与此同时,我们越来越倾向于一个彻底个性化,同时做好隐私保护的综合平台。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这就注定了“个性化”不能只停留在“定制”的范畴,还应该包括“探索”。
社交网络的现状

社会化网络服务
三层服务
在线社区经过这几年的沉淀,目前有以下三种层次的服务:
- 内容服务 基于内容的获取与筛选,形成圈子,实现价值,达成共鸣。
- 位置服务 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签到,分享即时地理信息。
- 关系服务 通过互联网构建与增强人际关系。
服务特征
很明显,三者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代表性。不过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又有着如下特征:
- 相互孤立 我喜欢摄影,但不知道周末在朋友(关系)家旁的公园(位置)有一个摄影小组(内容)的聚会。
- 紧密相联 同学(关系)在武汉广场(位置)看见一条不错的男式运动裤,发布到微博(内容)上,正在武广吃饭的我也想过去看看。
- 各自矛盾 友邻在豆瓣(内容)上发起了同城活动(位置)参与PHP语言初级讨论,不在同城的我好心分享出去,结果人人网上的同学(关系)抱怨我“刷屏”。
多维分析
信息一多,自然存在过滤的问题。但我认为,与其过滤,不如直接显示相关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信息也必然膨胀;这时应该毫不犹豫、大刀阔斧地砍掉,只显示最相关的信息。
豆瓣有各种有意思的小组,坐拥无数后,面对海量帖子,头都是大的。那么,为什么不把最相关、最热门的提取出来?比如,附上一份“晚间精选话题(5个)”。即便是随便看看首页,不打算进一步浏览,看到喜欢的话题,也不能阻止你充满好奇的手吧。
出处:蓝色理想
责任编辑:bluehearts
上一页 下一页 基于内容、位置与关系的探索模式 [2]
|